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时评

消除污染离不开责任心和业务能力两大因素

时间:2024-06-02    来源:中国环境APP   

央视曝光的安徽滁州“滁河水体污染事件”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安徽省委为此召开了专题会议,指出这是一起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后果十分严重,性质十分恶劣。这次污染事件的原因并不复杂,但处置过程拖延拖沓,造成严重后果。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要求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真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评估事件过程,把水体污染治理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这起水污染事件被曝光后,经过复盘分析,层层失守的环节很快就查明了。原本可以避免发生的污染过程,但由于一些干部在履职时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纵观事件全过程,处置不专业是致命伤。对消防废水的定性、管理是有预案的,首先要立足于在厂区内收集、贮存,万一进入环境中,应有效拦截并及时处置。大家实际上都清楚炸弹留在那里了,但忽视它的毒性、有可能引爆的外部环境因素等,造成污染扩散。水利部门在调度水量时,了解到水质异常,但想当然归因于水产养殖污染,误判之下,污染物一泻千里。

责任心不强使事态发展雪上加霜。大量消防废水露天拦截在那里,那就要有时时放心不下、寝食难安的紧迫感,主动汇报,联合采取治理措施,尽快消除环境隐患。拔掉毒瘤是硬道理。水利部门分管负责人临近退休,已经不在工作状态了,斗志全无。

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有很多触发点,也有大量的止损环节,而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往往是不同岗位履职不到位所致。其中的关键因素,一是工作责任心,对发现问题的敏感程度,决定了是否行动果断;二是专业能力,有无本领迅速制定最佳方案,控制风险。在本次滁河水体污染事件中,有关人员正是缺少对污染扩散的敏锐性和必备的专业能力,才使事态一步步恶化。

各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屡禁不绝,深入分析,诱发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惊人相似。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身边潜在的污染保持警惕,没有彻底消除就不松手,克服思想上的麻痹。加强业务学,懂得应急的基本操作,而不是面对复杂问题束手无策,任由危害蔓延。

每一起污染事故都会让环境和当事人付出沉重代价,哀之更要鉴之,主动从思想方面找根源,要把主要精力用来忠于职守,而不是造“盆景”,做表面文章。业务部门的干部要懂业务,清楚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远离“茅台局长”“退休局长”之类的污名。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