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重庆以实际行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时间:2024-06-05    来源:中国环境APP   

6月5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6场。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陈新武等围绕“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日发布会正值六五环境日,作为明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承办城市,重庆市在保护长江上游生态方面的工作也成为新闻媒体在发布会现场关注的重点之一。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长江从东到西贯穿全境691公里,三峡库区85%的库区面积在重庆境内。正因此,保护好重庆的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为重庆重大的责任。

“我们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通过‘九治’,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可以说现在已经呈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巴渝风貌。接下来,我们将下更大的力气,根治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打造一批群众认可的标志性成果,以实际行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迎接明年在重庆举办的世界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陈新武说。

在坚持全面治水治气治土方面,重庆严格落实河长制,执行长江“十年禁渔”,加强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打造了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全市120个河流的智能监测,水环境问题从发现、溯源到处置的效率提升了80%以上。同时,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加快城市交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连续6年没有重污染天气。从源头防控土壤污染,实现了重点建设用地100%的安全利用。

在坚持协同治废治塑方面,重庆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般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6%。其中,垃圾处理变“填埋”为“焚烧发电”,2023年重庆全市的垃圾发电量超过30亿度,可以满足370多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同时,推进“白色污染”减量,推广竹制品代替塑料产品,减少电商快递二次包装,一次性塑料品近两年减少了一半以上,农膜99%可以回收利用。

在坚持系统治山治岸方面,重庆开展了缙云山、铜锣山等山体整治,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1522万亩,修复矿山9.2万亩。同时,加强长江岸线保护,治理109公里岸线,建成“清水绿岸”河段400公里。

“如果您放眼重庆的山山水水,会感受到美丽重庆建设的成果,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在325天以上,长江‘十年禁渔’3年来监测到的鱼类增加了1倍多。欢迎大家多到重庆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体验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蓬勃活力。” 胡衡华表示。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