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交出一份保护长江的优异答卷

时间:2021-10-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国古代汉乐府中的这首诗,描写了江南美好的生态环境,江南美景,鱼米之乡,无数人心向往之。这一切都源于“母亲河”长江。绵延不息的长江冲刷出一片又一片沃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民。

但近几十年来,长江“病了”。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化工污染、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大量且复杂的污染源使长江水质逐渐变差、生态环境恶化。我们的“母亲河”必须要下大力气保护了!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思想的提出,为长江大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出台,为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从2020年1月1日起,长江开始实施十年禁渔计划。长江沿岸各省份纷纷拿出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全力行动起来去保护“母亲河”,为她“治病”。

人们欣喜地看到,这些政策举措正在不断落地落实,各地对长江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技术投入到保护行动中,许多项目开始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长江的保护,我们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要加强立法规划、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如今,对长江的保护已经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尤其是禁渔实施之后,各省份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要保持这样的态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去做好长江保护的各项工作。国家层面的立法基本完成,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及时跟进,针对各自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保护长江不能只靠政府层面的不断投入,还要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成为有益补充。涉及保护的许多项目,完全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来参与,比如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许多社会资本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这些资本和技术完全可以加入到长江保护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为保护长江“母亲河”做贡献。

长江沿岸的居民也是保护长江的主体,一些人更是世世代代依靠长江而生活。就以禁渔为例,据统计,长江十年禁渔,共计退捕上岸渔船11.1万艘,涉及渔民23.1万人。为了长江的未来,很多人作出了牺牲,应千方百计地为这些居民解决困难,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奔头。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更多人树立保护长江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长江的氛围。

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母亲河的“病”一定会被根治。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都已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保护长江的意识不断增强,行动力度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成效逐渐显现。相信沿着现在的保护思路坚持下去,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交出一份保护长江的优异答卷。(张一琪)


责任编辑:七月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