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文化类综艺上新 有生旦净末丑也有非遗和美食

时间:2021-10-26    来源:齐鲁晚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近日,不少优秀的文化主题节目、真人秀又播出,值得关注。继明星真人秀综艺与非遗、世界文化遗产、传统地标建筑、传统美食等文化元素相融合之后,明星真人秀又对准传统戏曲,传播京剧、昆曲之美。同时地方人文资源也正成为综艺节目挖掘的宝藏,不少节目深挖当地历史人文资源,以差异化的视角呈现让节目频频“出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师文静

真人秀探索戏曲年轻化

《最美中国戏》是一档户外园林真人秀和戏曲实景创演秀相结合的文化体验节目,节目在现有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中进行全实景拍摄,演绎京剧、昆曲为代表的传统戏曲,为观众带来如梦似幻的连台大戏。从播出的内容来看,虽然每期节目都邀请明星嘉宾,但内容侧重点依然是推广传播戏曲艺术。第一期节目开场内容是由京剧演员李根、王萌、李小培、程浩辰等带来的《霸王别姬》《铡美案》《三岔口》等经典剧目选段,通过这些选段,京剧各行当扮相、唱腔等呈现在观众面前。

让观众对京剧艺术有直观了解后,接下来就是真人秀综艺的“任务模式”环节,该综艺模式是经营戏社,主持人汪涵担任颐和戏社社长,歌手张颜齐担任小班事,戏社成员有武生、青衣、老旦、昆曲小生、文丑等行当演员。这些演员们要和明星嘉宾一起焕新戏剧容貌,用年轻人的方式将传统戏剧呈现出来。他们改编创作的第一部戏是融合《临川四梦》的昆曲实景秀《仲夏颐和梦》,将汤显祖、莎士比亚等人物和传统昆曲演出杂糅在一起,既呈现昆曲的美,又对传统戏剧进行分析和解读。节目很适合对传统曲艺不了解的年轻人观看。该节目的初衷也是希望更年轻的观众来喜欢、爱戴戏剧,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人的心中开花结果。

首期节目明星嘉宾是阿云嘎和李菲儿,戏剧嘉宾有王英会、张建国、谷文月、李玉芙等戏剧名家。明星们体验传统戏曲,戏剧名家们则回忆往昔,追忆与老一辈大师的故事,很有看点。张建国说:“戏剧每个环节都是技术,文化含量很高。”王英会说:“岁数越大,上台演戏的胆子越小。”名家们敞开心扉地交流,可以看出他们对戏曲的热爱与对职业的尊重。节目还有大量的镜头呈现京剧的服饰、扮相、道具等之美,向观众介绍戏剧的文化和美学价值。以昆曲、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对年轻人来说欣赏门槛比较高,这档节目也在通过明星的带动、对传统戏曲深入浅出的改编、新颖的实景演出等方式来探索传统戏剧的年轻化问题,总的来说,节目既有文化底蕴,还有时尚的国风呈现,是最近难得的文化味儿十足的真人秀综艺。

地方人文资源助节目出圈

最近,地方卫视似乎找到了节目创作的新钥匙,燃起了地域类文化节目的一把火。不少地方台深挖当地历史人文资源,不断创新节目模式,以独特的本土风格呈现让节目频频“出圈”。

正在山东卫视播出的《齐鲁文化大会》通过涉猎传统绘画艺术、饮食文化、哲学思想、成语典故、建筑常识等各方面,考查选手们在生活的观察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节目中的嘉宾有“学霸村”博士、人类学博士、国学大V、警察、学生等,这些各行各业的选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给观众提供了多维度、多元化的文化思考。节目中,杨雨、康震等专家、教授也将晦涩的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观众。把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职业、人生成长和内在修为上,让一个个普通人来呈现他们与传统文化的故事,不少媒体称这种节目模式为综艺节目的创新之举。

地域文化节目开发很丰富的当数北京卫视和河南卫视。继《上新了·故宫》《我在颐和园等你》《遇见天坛》等节目不断出圈后,《书画里的中国》《最美中轴线》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北京卫视以北京地域传统文化为支撑打造的国潮节目扛起了文化传承的旗子,助推“京味”文化发扬和传播。河南卫视的《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形成了节日文化系列,大大传播了传统文化。此外,浙江卫视的文旅探寻类综艺节目《还有诗和远方·诗画浙江篇》、首档世界文化遗产探寻体验类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等也是将传统文化与互动、揭秘等手法融合,让节目更有活力、更潮。视频平台推出的《登场了!敦煌》《登场了!洛阳》《上下舞千年》等节目也是借助传统文化、国风元素来打造全新的综艺,以吸引年轻人关注。从一些新节目,比如《从长江的尽头回家》《长安处处有故事》等,也可以看出综艺节目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不断深挖成为趋势。

文化节目、文化主题真人秀经过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内容叠加,将各类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文化元素、综艺节目新模式、新类型相互融合以满足市场需求。纯粹的文化节目、创新混搭类文化综艺是荧屏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节目彰显的是文化魅力,也助推传统文化年轻化传播。


责任编辑:七月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