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12月14日电题:高寿村的脱贫答卷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
绕过一道道山梁,记者一行终于抵达高岩寨顶峰,举目远眺,青山如黛,林海莽莽。这里,是武隆区高寿村打造的旅游核心区。
“不老仙丹藏高寿,唯于深山云海间。”高寿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深山大川里,因村民高寿而得名。
“我们要将高寿村打造成花如海洋、寿桃成林的中国‘第一寿村’。”顶峰之上,武隆区人武部政委马宏伟对记者说。
过去,高寿村群众贫困落后。充分调研论证后,武隆区人武部决定打好“寿”字牌,助力高寿村奔小康。
种“寿”桃、草莓、火龙果,投建有机苗菜、油籽、苕粉等农产品加工厂……在武隆区人武部的推动下,一批“寿”产业在高寿村推开。
“今年,我们还先后投资70余万元,打造水源、土壤、环境三位一体的‘淳寿’农业。”高寿村村支书张国映说。
单一产业仅能脱贫,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围绕“寿”字下一盘大棋。为此,武隆区人武部决定依托高寿村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讲好高寿故事,重塑高寿形象,打造“寿”字品牌。
“招募令”发布不久,黑龙江一家工艺品公司就慕名而来。两轮考察后,该公司决定投资。因为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解放军帮扶贫困群众的决心和力量。
为了给他们吃上投资“定心丸”,武隆区人武部主动协调地方10余个业务部门,参照国家4A景区标准,积极推进公路修建、农网改造、修整农田、清淤整治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配套建设。
工程紧张时,除了值班人员外,武隆区人武部的官兵和职工,天天奔波于田间地头,经常一身雨、一脚泥。
仅4个月时间,高寿村就相继建成满族刺绣等非遗工厂,建好百亩桃园,开发10余座精品民宿院落,启动免洗蔬菜种植项目。如今,高寿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村貌也发生积极变化。
“我们用辛勤的汗水,向高寿村的群众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武隆区人武部部长涂小奎说,接力打造邻近雪峰山的千亩桃花谷旅游带后,高寿村初具城郊旅游示范点雏形。
2020年,高寿村已接待游客10万人次。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