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公益

用综艺聚合优质内容实现公益助农新业态

时间:2020-12-15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以来,面对脱贫、战疫的双重考验,互联网业态迅速发展,短视频、直播、电商等网生内容从业者呈井喷式增长,从娱乐形式、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新业态催生新职业,而新职业需要培育,大量从业者的入局造成了素质的良莠不齐。如何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保持业态良性循环、多元共赢、健康发展的关键。

  由浙江卫视提出打造的《蓝莓孵化营》以“综艺+短视频+直播”这一全新模式展开,在特别执行官杨澜,首席孵化官王祖蓝、李诞、张萌以及项目推进专员陈欢的协助下,21组项目人在节目中通过“短视频创作”及“直播”两种方式完成竞技挑战,通过不同能力的塑造,最终成长为突破大小屏界限的“无界”主播。节目别出心裁地以直播、短视频创作为综艺内容核心,力求为网生职业从业者订立合格线,并通过大小屏联动传播打破观众之间代际的壁垒,在内容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实现有效统一。

  在公益助农活动中,《蓝莓孵化营》的项目人集体“下乡”,前往浙江温州、浙江衢州、吉林延边三地了解当地的农产品,制作地窖辣白菜、腌黄鱼、去养鸡场体验农户的艰辛,亲自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网络途径将让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从“没有条件走出大山”,到乘上《蓝莓孵化营》的翅膀,飞出大山、通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不仅能够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还能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地方发展。

  除了公益助农外,在“国货冲冲冲”主题直播中,《蓝莓孵化营》向观众展示了绒花、鲁班锁、苗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旗袍、油纸伞、团扇、老北京布鞋、硫磺皂等经典国货以全新的产品形态出现在节目当中。

  无论是短视频创作还是综艺模式,优质内容永远是核心竞争力。尽管技术不断革新,但优质内容永远是根本,只有突出时代价值观、彰显人性闪光点的内容才会拥有影响力和生命力,才是吸引受众、引领舆论的“硬通货”。

  因此,在坚持公益助农的同时,《蓝莓孵化营》还通过内容创作进行文化输出,用“万有引力”“大自然的馈赠”“碰撞”等开放性短视频选题深挖社会层面内容。在《蓝莓孵化营》中,无论是参与扶贫助农的公益活动还是深挖社会议题的短视频创作,都体现了文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也反向拓展了节目自身题材领域和价值空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梦笛)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