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打造“流量一代”大学生喜爱的思政课

时间:2021-10-28    来源:光明日报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丹桂飘香、国旗招展的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园里,中国红镶边的“宣传思政融媒学习驿站”前,同学们纷纷驻足打卡。歌声来自思政部副教授沈洁与艺术学院副教授谢丹共同为艺术学院学生上的一堂“专业+思政”双主体思政金课——《跟随音乐的脚步 探寻爱国的情怀》。借助数字技术带来的思政课堂全面升级,来自全校的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与此相同的精神震撼。

   多年来,学校立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产业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态势,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为此,学校从思政内容供给侧改革出发,把思政课程基本理论分别与各专业的思政元素相结合,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思政+专业”课程模式,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摸索出一条技术赋能的数字化思政教改创新之路。

   2017年以来,学校开始组建“思政+专业”双主体师资团队,促进“思政+专业”同频共振。国家级技能大师、企业CEO、人力资源经理、非遗传承人、文博专家、优秀毕业生等纷纷走进校园,“双主体”团队发挥各自专业背景优势,合作研究、共同选题、共拟教案、设计课堂、同堂授课。

   学校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走基地、看变化、改教法”活动,到苏州经济文化发展前沿阵地参观学习,让思政课教师结合所讲课程汲取更多鲜活的素材。将专业中的思政元素以及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中提炼的思政要素,切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教育中,推进形成“思政+专业”模式。

   目前,苏州市职业大学已推出“思政金课”27讲,并在线上分享,5堂课入选“学习强国”慕课平台。“坚定文化自信——吴文化传承与创新”“丝缕流光,锦绣华章——蚕桑丝绸中的中国印记”“爱国、和谐、友善——琴筝艺术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成为受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学生课后反响热烈。“在这之前,我从未觉得思政课的教学是如此的新颖有趣,令人难忘。”2020级科技创新班学生方振东说。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颠覆式的变革。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模式都呈现了与互联网共生共融的新态势。面对‘流量一代’的当代大学生,现代技术的进步正倒逼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该校宣传统战部部长韩承敏说。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发展、互动性发展、融合式发展,使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得以拓展与延伸。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钮雪林表示,一直以来,学校党委高度注重发挥美丽校园的环境育人功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三结合”特色思政工作上持续进行实践与探索,积极构建多维度、立体化思政工作新格局,成就学生,成就老师,努力缔造出彩的职大故事,形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记者 苏雁 通讯员 赵京娟)


责任编辑:七月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