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负一代的钱包过富二代的生活?警惕超前消费

时间:2021-10-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近日,有机构发布《当代青年消费报告》称,全国1.75亿名“90后”中仅13.4%的人没有负债,86.6%的人接触过信贷产品。该报告指出,60%以上的“90后”将消费贷用于提高生活品质和休闲。另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逆势狂涨”,原因之一就是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且去年1月至10月“95后”在奢侈品联名款、限量款的消费金额激增了300%至400%。有网民说,有些年轻人似乎用“负一代”的钱包,过起了“富二代”的生活。

出现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借助手机无孔不入的广告就是其中之一。现如今,年轻人只要登录社交平台,各种“安利软文”“种草视频”防不胜防:工作之余刷刷短视频,逃不脱算法推荐的带货直播;回家点个外卖,软件却邀请你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连自拍后修图,也难逃各种美妆广告……

即便躲得过广告,也可能落入商家的“消费套路”。如今,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洋节”,似乎最后都成了购物狂欢节。打开购物软件,不知什么时候被塞了一张“满100元减10元”优惠券,于是又多逛两小时,不知不觉就塞满了购物车。“官方补贴”“邀请好友砍价”“促销最后一天”……商家一套组合拳下来,消费者想要“把持住”难上加难。这恰恰印证了一句话:消费欲是被商家“喂”出来的。

互联网带来的同侪压力影响也不可小视。互联网开拓了年轻一代的视野,但在“朋友圈”扩大的同时,“攀比圈”也难免膨胀——女生不用“神仙水”或“小棕瓶”等化妆品,就会有人调侃“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追了热门电视剧却没有第一时间购买同款包包,就会被“花钱追星”的朋友轻视……于是,一些年轻人的消费升级速度,一再超越赚钱能力的进步,负债在所难免。

据估测,2021年,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将创造65%的消费增长,是当之无愧的消费主力军。客观来看,更多元、更充裕、更高档的消费品走入大众生活,“跳一跳就能够着”,而不再“想都不敢想、跟我无关”,这本质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个体来说,时代赋予年轻人财富,更需要年轻人学会驾驭财富,合理使用财富。有些年轻人把生活编织成华丽的长袍,上面却缀满了债务——五花八门的借贷平台,形式多样的分期付款,让不少年轻人在小额低频消费的幻觉里丧失警惕,变成了温水里的青蛙。这也难怪有回过神来的“月欠族”吐槽:各个借贷平台、电商平台的广告,就像是在“开导”自己,“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花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

在“华丽的长袍”之下,如果是被掏空的财务状况,那么这种光鲜必然不可持续。遵循可控、可负担的消费行为,才能真正享受消费,而不会让消费“消费”了自己。

(本报评论员王若辰)


责任编辑:七月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