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31 来源:中国法制环保网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阐释”青年学者研讨会在哲学研究所931会议室召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意气风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七一”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达到新的理论高度。
研讨会旨在凝聚青年学者的力量,从哲学高度深入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事业的薪火相传作出应有的贡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人民日报社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在开幕式上发表线上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
王立胜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出了光明前景,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极大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度。哲学思考应面对时代、关注现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对当前时代“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的深刻回答,因而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两个大局”,我们需要从哲学原则的高度,继续深入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新时代交给中国哲学界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作为中国哲学界的权威学术期刊,《哲学研究》注重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反映和引领时代精神,长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专栏,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重要研究成果,得到党和国家、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今后,《哲学研究》将更加注重鼓励、引导青年学者从事相关主题研究,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阐释,贡献出更好的哲学智慧。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了三场发言,与会学者从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出发,就如何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内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第一场发言由《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编辑肖伟光主持。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西文化关系及文化自信的建立、中华民族复兴史与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蕴涵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编辑肖伟光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郗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研究员郑飞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涛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张梧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韩骁发言
第二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周丹主持。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知行关系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华文明的特质、辛亥革命的文明史意义、雷锋精神与儒家修身传统的连续性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周丹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教授张浩军发言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鄢一龙发言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曹润青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刘未沫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胡海忠发言
第三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李薇主持。各位学者就习近平总书记的唯物史观、“两个大局”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创造”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会通的可能性、马克思的财产权概念等方面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李薇主持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焦佩锋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丹发言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唐纪宇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键铭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傅正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总结发言
最后,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总书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扎根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最高点上所给出的方向性把握和一系列原理性论断。这一政治高度和视野决定了其背后必然包含着这个时代最具紧迫性的“大哉问”,从而也是跟每位学者息息相关的真正的大问题。因而,哲学家需要保持自觉的政治意识,从中国主体出发兼容并蓄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更为深邃宏阔的层次上定位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所开创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为解决时代大问题提供严密牢靠的基础理论支撑,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面向世界讲道理提供强大的说理底气。这一时代使命的完成有赖所有人文学科形成共识与合作,尤其需要团结各学科青年才俊的力量来共同面对。今后哲学所将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阐释工作往更深层次推进。
会议合影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