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中消协支招如何避开“双十一”消费陷阱

时间:2021-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双十一”临近,各大网购平台的宣传铺天盖地,“满减”“直降”“秒杀”……不少人都被“种草”,时间一到,熬夜开抢,最终成为“剁手党”“尾款人”……如果物有所值也还好,但如果网购遇到坑,那“吃圭”就太闹心了。直播带货、老年人网购、海淘、假优惠、付了定金反悔了……对于这些常遇到的问题,今天的小课堂请来了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谢龙,为大家支招如何避开“双十一”消费陷阱,不做闹心“吃圭人”。

一、直播间购物、主播带货坑在哪?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直播带货也都有相对而言相比较突出的投诉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主播夸大或者虚假宣传,他在介绍商品的时候会夸大商品的功效,或者是虚构一些它的功能,或者是引用一些不知出处的数据导致消费者上当。第二个问题是一些主播,特别是一些网络社交平台上的主播带货的时候,会诱导消费者线下交易,导致咱们售后比较困难。

直播间购物、主播带货如何避坑?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一些主播会提供一些资质,但是从我们投诉的角度来看的话,有的主播提供的资质也是假的,消费者除了看这个资质之外,一定要去看这个资质是否真实,特别是一些鉴定证书,在它的相对应的鉴定机构网站上,都能够查到这个是否是真实的。

二、怎样能够避开一些“假优惠”的套路?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对于“假优惠”情况的话,首先如果说消费者以前买过这种产品,可以跟自己以前买的价格做一下对比。另外如果说消费者没有买过这种产品,或者是同类产品都没有购买过,可以在不同的网购平台上,特别是几家大型的网络购物平台上进行一些比较价格。

三、“先买后还”的借贷购物方式怎么避坑?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先买后还”这种购物方式其实就是对消费者来说主要是超前消费,所以消费者还是在这方面一定要理性。

如果说消费者在考虑好利弊之后,还是仍然选择这种类似于分期付款,或者是这种“先买后还”的这种购物方式的话,首先我们建议消费者最好是选择信用卡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因为相对来说银行的这种管理跟售后服务更完善一些;尽量少选择、或者是不选择社会上的一些消费贷类产品。

四、“海淘”如何避坑?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首先来说价格方面,国外的产品,特别是疫情的原因,已经相对国内的产品来说没有特别大的优势,而且在售后服务方面海外购的产品也有很大的短板。即使是正常的退换货,海外购的这种产品退换货的成本也非常高。

另外的话随着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不断实施,国内产品的质量以及国内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不断在提升,所以很多国内的产品的质量不亚于,甚至已经超过了国外的产品。消费者在这种购物的过程当中,其实完全可以相信自己国内产品的产品质量。

五、老年人网购如何避坑?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对于老年消费者来说的话,可能对于网络购物相对来说比较陌生,我们还是建议老年消费者能够去一些正规的,社会上知名度比较高的这种大型的购物网站上去购物,不要轻信一些比如说看到一个链接,或者看到一个视频就随便下单,这样一方面是这个产品可能存在问题,二是自己的个人信息也存在泄露的风险。

六、已经下了定金反悔了怎么办?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双十一”预售已经开始了,很多消费者已经下了定金,事后可能消费者又想取消订单。但是因为我们法律有规定,如果说是交付定金的一方违约,定金是不退的。但是对于网络购物消费者来说的话,其实不用担心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的交完尾款,然后利用好自己“7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然后全额退款。

七、购买贵重物品如何避坑?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 谢龙:

从我们消费投诉情况来看,我们最近发现很多直播带货的主播在销售珠宝类的这种商品,而且很多提供了这种有鉴定证书,但是从我们投诉情况来看,很多鉴定证书是假的,而且很多主播可能卖完之后就跑路了,后期相对维权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这种价格比较高的商品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如果说能够方便的话,还是尽量去实体店购买。


责任编辑:七月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