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2 来源:中国网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市民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丰富文化生活,11月11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共同承办的“2021年西安市非遗保护传承人志愿者小分队社区行——走进灞桥站”活动在灞桥区华阳城广场举行。
此次活动,承办方携手灞桥区文化馆共同邀请的非遗项目包括:秦腔板胡制作技艺、莲湖面塑技艺、结绳技艺、关中礼馍制作技艺、西安剪纸、秦腔脸谱制作技艺、棉絮画、红拳、白猿通背拳、古琴、太极、面塑(郑氏)、狄寨剪纸技艺、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风箱制作、植物染、社火脸谱、白鹿原打铁技艺、狄寨徐文岳泥叫叫制作技艺、王氏面药炮制技艺、袖珍面花等共计21个。
64岁的郑祥善是面塑(郑氏)非遗传承人,他介绍,面塑又叫捏面人,是起源于民间的传统制作工艺,原以调成彩色的面粉为主料,捏造成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面人颜色丰富,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观赏。“我学捏面人手艺已经有36年了,造型从《水浒传》的108将到四大名著各个典型人物包括现代的动画人物,几分钟就可以捏好一个。” 郑祥善说,这项手艺学一个月左右就能上手,他还没有收徒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手艺,传承非遗文化。
活动现场,传承人们展示展演了各类非遗项目,群众们观赏着一招一式、一揉一捏、一裁一剪的非遗项目,零距离感受着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
“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广大市民群众中,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吸引更多人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让非遗传承发展更为广阔。(刘彬)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