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今日大寒: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时间:2022-01-20    来源:人民网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今日,我们迎来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在一年中最严寒的时节里,朔风凛冽,冰天雪地,节气轮转了一圈,准备开始新一年的轮回。冬天走入尾声,春天的脚步慢慢临近,枝头开放的腊梅已在翘首期盼着新春的阳光。

大寒到顶端 日后天渐暖

据清朝农书《钦定授时通考》引《三礼义宗》记载:“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之时,寒潮频繁,与之带来的是雨雪交加,大风相伴。“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从这些俗语中,也能体会到人们对于气温冷到极致的感受。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在此时节,虽天寒地冻也不阻碍生命繁衍,母鸡提前感知到春意的萌动,开始孵小鸡;鹰隼之类的飞鸟盘旋于空中,厉猛、迅捷地进行猎食,以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块虽厚实,然物极必反,冻到极点便也意味着走向消融。

人们常说冬去春来,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节点,文人墨客写下许多与大寒有关的感慨之作。无论是宋代邵雍《大寒吟》中的“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还是唐代孟郊《苦寒吟》中的“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都从冰雪角度描绘了严寒的天气。宋代卢梅坡《雪梅·其二》一诗中提到的:“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则体现了诗人踏雪寻梅的冬日雅兴。

岁末迎新年 “踩岁”吃年糕

“小寒大寒,又过一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大寒时逢岁末,民间有着“大寒迎年”的说法。人们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家庭活动,让严寒的日子温暖起来,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在南方一些地区,有着“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在广东佛山,人们会在大寒时节用瓦锅蒸煮糯米饭,达到御寒滋补的作用。北京地区还有着吃消寒糕的习俗,作为年糕的一种,既可以温散风寒,在大寒这天吃还有着“年高”之意,寓意着年年平安、步步高升。

在福建沿海地区,尾牙祭也是一个重要的辞旧迎新习俗。在尾牙这天,尤其是从商之人要摆设筵席,款待宾客,感谢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一年以来的支持和照顾。此外,到了大寒时节,人们还会争相购买芝麻秸。除夕之夜,孩童们把铺在路边的芝麻秸踩碎,谐音“踩岁”,有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寓意。

在最后一个节气里,让我们一起穿越严寒,拥抱温暖,期盼着临近的新春,期待着来年的惊喜。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