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大气监督帮扶推动问题解决换来更多蓝天

时间:2022-01-21    来源:中国环境报电子报   

岁末年初,多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传来好消息,创历史最好水平。

“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也有我们的一份努力。很欣慰,也感觉责任和压力更大了。”看着“刷屏”的新闻,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监督执法二处黄威佳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蓝天保卫战继续向纵深推进。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生态环境部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骨干力量,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涉气环境问题排查,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方法,取得新成效。

“专业组+常规组”,提高工作效能

“深入”,意味着治气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治气工作必须更加精准和科学。

“根据重点行业类型、企业产排污情况,异常监测数据、信访举报线索等,结合空气质量形势及预测预报,监督帮扶过程中我们随时调整时间和范围,根据重点动态调整人员规模和任务内容。”生态环境执法局负责同志说。

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也是监督帮扶现场检查必须直面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监督帮扶派员人数同比减少三分之二,工作时长也缩短了二分之一,但突出问题发现比例提高至上一年的4倍。

这一成就是如何取得的?黄威佳向记者介绍了监督帮扶工作在2021年首次探索创新的“专业组+常规组”工作机制。

专业组“有力度”,集中骨干力量,聚焦深层次、隐蔽性强、专业性强的技术问题,传导监督压力。常规组“有温度”,主要检查普遍性问题,对专业组发现问题开展“回头看”,并为地方和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为基层纾困解忧。

“专家和业务骨干为监督帮扶提供专业意见并参与现场工作,与常规组相互协调配合。机制的优化和创新,进一步突出了监督帮扶工作重点,提高了工作效能。”黄威佳说。

此外,为进一步形成“自上而下”的治气“合力”,监督帮扶工作还坚持通过印发督办函、曝光典型案例、集中交办、通报约谈等多种手段,构建责任落实闭环体系。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将发现问题交由地方依法依规处理,为问题整改留足时限,不搞“一刀切”。

“在之前的基础上,2021年监督帮扶加大了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在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进一步传导了压力。”生态环境执法局负责同志说。

目前,监督帮扶已公开6期90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偷排偷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以及超标超总量排污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科技手段+创新工作方法”,发现问题更精准

除了新机制,还有新方法。

基于新的形势和要求,2021年的监督帮扶工作坚持现场排查和远程帮扶相辅相成。这个过程中,科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2021年的监督帮扶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天上看、地上找、现场查’的立体监测网络,破解了监管力量薄弱的难题。” 黄威佳说。

在企业筛查方面,创新使用电力大数据平台,优化完善环保用电监测平台数据和算法,为工作组精准识别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问题企业,提供了精准科学的指导。

在现场,无人机、红外热成像仪、火焰离子化检测仪、光离子化检测仪等现代化装备配备到监督帮扶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进一步提高了发现问题的精准性。

同时,监督帮扶继续实施“千里眼”大气环境远程监管,识别并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推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异常信息1.6万条,帮助地方精准发现涉气问题9500多个,有效调动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方法除了技术手段,还包括在现场摸索总结出的各种工作方法。

比如浙江组采用全新的“四同时”工作法,进入企业后,第一时间检查DCS中控、脱硫脱硝中控、自动监测站房以及烟气采样口4个核心关键点位。第一时间控制关键点位,将企业的排污细节定格,有效防止企业销毁或掩盖违法证据,提升案件查办效率。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