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长江口二号”古船启动打捞

时间:2022-03-03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上海3月2日电  (记者曹玲娟)3月2日,“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按照计划,“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与迁移任务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这是时隔十几年后,我国再次对水下古代沉船开展整体打捞,此前,宋代古船“南海一号”于2007年12月整体打捞出水,备受关注。

据了解,“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世界首个古船考古发掘、整体迁移、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同步实施的考古和文物保护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上海市文物局2011年起启动了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收集到长江口水域150余条水下文物线索。2015年,上海市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重点水下考古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保存较为完整的铁质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一号”。随后又在该沉船北部发现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木质古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古船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通过选取其中4个舱室进行了小范围的清理,均发现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

上海市文物局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报请有关方面同意后,决定对“长江口二号”古船采取整体打捞的方式。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组织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决定采用创新技术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目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已决定选址杨浦滨江上海船厂旧址,充分利用两个老船坞和保留的历史建筑来筹建“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03日 13 版)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