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彰显红色气质 弘扬伟大精神 ——写在《红色气质》一书出版之际

时间:2022-03-29    来源:人民日报   

 何平

百年奋斗气壮山河,伟大精神光耀千秋。每当历史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是挺立潮头、勇担使命。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始终光彩依然、历久弥新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一个组织也是如此。如果气质有颜色,我想,中国共产党人的气质一定是红色。

我们党的旗帜是“红旗”,创建的第一支军队叫“红军”,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叫“红色政权”,组织的革命群众武装叫“赤卫队”,儿童团拿的是“红缨枪”,少先队员们佩戴的是“红领巾”……红色,最能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底色。它是为崇高理想而跃动的赤子之心,是为革命事业而澎湃的满腔热血,是为坚定信仰而燃烧的熊熊烈焰,是照亮祖国和人民前途命运的炽热光芒。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赋予红色丰富的内涵:“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豪迈,都融汇在那一片映照历史天空的红彤彤的世界里。

在201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推出一部微电影,片名就叫《红色气质》。“红色气质”这一新词组,登上当天网络热搜。9分5秒的微电影,不仅呈现了一幅幅难得一见的历史照片,还将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影像的真实感,浓缩了历史瞬间;故事的穿透力,超越了时空距离。

那些在很多人眼里既熟悉又陌生的共产党人,显得有血有肉、可亲可敬。作为英雄人物,他们有着超乎凡人的崇高与伟大;而作为人之子女、人之父母,他们也有同普通人一样的柔情与眷恋。作为常人的一面越是让人产生共鸣,作为英雄的一面就越是令人肃然起敬。或许,这正是《红色气质》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着自19世纪末以来的上千万张历史照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照片为百年党史留下了生动注脚。光影之间,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和人物被永远定格,带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回历史现场,与不朽相遇——

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等英烈面对死亡的神情,告诉我们什么是视死如归;解放上海时,解放军战士为不打扰百姓而集体露宿街头的场景,告诉我们什么是民心所向;志愿军战士冒着炮火冲锋的样子,告诉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石油工人顶着酷寒建设油田、青年突击队员腰系绳索凌空作业的画面,告诉我们什么是艰苦创业;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蛇口工业区的标语牌,告诉我们什么是“杀出一条血路来”;那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忙碌在生产车间、攻关在科技前沿、坚守在边关哨卡的无数身影,则构成了新时代气象万千的生动图景,告诉我们什么是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百年奋斗气壮山河,伟大精神光耀千秋。每当历史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是挺立潮头、勇担使命。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始终光彩依然、历久弥新。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明伟大建党精神。32个字,浓缩百年奋斗,揭示思想真谛,是读懂百年大党依然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峰。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一英雄群体的杰出代表。一百多年来,这个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的政党,在气壮山河的奋斗中、可歌可泣的牺牲中、震古烁今的创造中,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其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其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怀着崇敬之情,我们从新华社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已播节目中,精选出一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侧面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改编成图书,仍取名为《红色气质》。

从6年前的《红色气质》微电影,到如今的《红色气质》主题图书,希望这些作品能帮助人们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红色气质的了解,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读懂英雄何以成为英雄,认清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继续成功。我想,这正是出版者所要达到的目的。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