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这群山区孩子从“板房教室”搬进了新校园

时间:2022-03-3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3月29日电(记者胡林果 王瑞平)从“板房教室”到设施完备的新教舍、从狭窄的室外活动空间到宽敞的操场、从学生自备午饭到食堂供应热饭热菜……28日上午,广东韶关乐昌山区的43个孩子终于告别了生活学习近3年的临时教学点,搬进了由村委会改建的新教学区。

 3月28日拍摄的大源镇桥头小学新校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3月17日,新华社新媒体专线播发稿件《三年了,这群山里娃为何难以搬离冬冷夏热的“板房教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今年3月初来到广东乐昌市大源镇桥头小学的“板房教室”看到,一至六年级的43名学生在活动板房里上课,学生和家长都期待着尽快搬到新校区,让孩子们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学习。

稿件播发后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乐昌市制定了整改方案,加快了新校区的搬迁进程——将“板房教室”所在的大源镇桥头村教学点整体搬迁到大源镇墩子村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另选址安排。

3月18日,桥头村教学点整体搬迁开启。新增公厕蹲位、新建围墙校门、阳台及宿舍楼梯加装护栏……从教室操场等教学硬件设施,到学生宿舍上下层床架、储物柜等生活设施,在大源镇中心学校的改建清单中,每一项都细化了具体的日期。经过十天紧锣密鼓的改造,新校园终于可以满足学生搬入学习。

3月28日,大源镇桥头小学的师生参加新校园首个升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记者28日上午驱车从乐昌市区出发,沿盘山公路前行约2小时抵达60公里外的大源镇中心学校墩子村新教学点。28日正逢周一,升旗仪式在教学区操场上举行,全校43名学生整齐地站在操场上,注视着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孩子们的上学环境有了大变样。记者在新教学区看到,原墩子村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两层小楼成了教学楼,一楼六间教室依次排开,配备了全新的桌椅、电子白板也成为教室的“标配”,二楼是会议室和办公室,另一栋两层小楼则依次是食堂、学生宿舍、教室宿舍。

3月28日拍摄桥头小学新校园的学生宿舍。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大源镇中心学校校长廖又楷介绍,新改造的墩子村教学点占地约4500平方米,校内面积2080平方米,校舍面积1045平方米,新校区除了改建好的教室之外,还完善了校门、围墙、监控、悬浮地板篮球场。

3月28日,桥头小学的学生在新课室上学习。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再也不用走一个多小时去上学了”“有食堂了不用自己带饭了”“下课还可以打篮球”……记者在与学生们聊天中感受到了他们搬入新校区的喜悦。

当地村民刘新旺的两个孩子在该校上学,过去送孩子上学骑摩托车要二十分钟,走路要一个多小时,遇到下雨天情况更糟糕。如今,孩子们去新校区上学走路十多分钟就可以了,“现在学校离家近,教室和环境都比过去好多了。”刘新旺说。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