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5 来源:光明日报
24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正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技术支撑体系,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威胁。此外,国家航天局公布信息显示,今年计划安排发射任务60余次,如顺利实现将再次刷新全年航天发射次数的纪录。
目前,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通信卫星为农村及边远地区1.4亿多户家庭提供服务,遥感卫星影像累计分发超亿景,北斗卫星用于大众出行。
“未来五年,我国将建设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应对体系。”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向记者介绍,我国将组织编制近地小天体防御发展规划,开发近地小天体防御仿真推演软件并组织开展基本流程推演,为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威胁贡献中国智慧,担负大国责任,与世界各国一起维护地球安全和人类和平发展。
据吴艳华透露,我国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近地小行星的抵近观测和就近撞击,就改变它的轨道进行技术实验。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