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新“八级工”制度,让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时间:2022-05-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前段时间,电视剧《人世间》走红荧屏和网络,剧中周家大家长周志刚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他的职业是瓦工,是一名备受尊敬的“八级工”。

周志刚的“八级工”,正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一个缩影。那时,我国确立了老“八级工”制度,从一级到八级,将技能等级和工资水平一一对应。改革开放后,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老“八级工”分级不再适应实际需求,逐渐被简化为初、中、高三级,后又增加了技师、高级技师两级,一直沿用至今。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在原有的“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延伸和发展为新“八级工”制度。从老“八级工”制度,到“五级”技能等级,再到如今的新“八级工”制度,变化的不仅是数字,更是技能等级评价体系与标准。

对于个人来说,新“八级工”制度打破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一方面,技能等级“链条”更长更完善,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技能人才的等级水平和职务岗位,为其职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这也让技能人才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畅通道、提待遇,不仅是实打实的“优惠”,更拓展了一种职业选择的多种可能性——走进工厂、沉在一线,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有出息、得发展。

对于社会和国家而言,新“八级工”制度带来了一种重视技能人才的导向和风气。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6000万人。但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工作实际要求相比,技能人才仍然缺乏,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八级工”制度,和此前新修订《职业教育法》等举措的深层用意一样,都是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人才,鼓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尊重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对于技能人才的鼓舞和引导,更应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惟其如此,才能让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让创新才智充分涌流,不断激发新时代劳动者拼搏奋斗、勇攀高峰,谱写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崭新华章。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