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三男子利用“快递保价”漏洞诈骗 廉价红酒成“赚快钱”工具

时间:2021-0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无锡2月7日电 (记者 孙权)在寄送贵重物品时,很多人会选择“快递保价”,这项原本是快递公司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服务,在现实生活中却被不法分子当成了不正当牟利的手段。记者7日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获悉,在该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三名男子刘某、张某、缪某利用快递的保价服务,谎称物品破损,以此为由对快递公司进行诈骗。目前,这三人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此前,刘某偶尔在QQ群内学到了一套“快速赚钱技术”:利用物流保价理赔的漏洞,保高价邮寄易损坏物品,等收到快递后故意打碎,然后声称是物流运输过程中被损坏,找快递公司理赔,以此来“赚快钱”。

发现“商机”后的刘某找到了同样想发财的张某和缪某,聊起了这条“发财捷径”。听完刘某的讲述,张某和缪某决定一同参与诈骗。

在具体实施诈骗的过程中,刘某先从某团购平台花几十元购买了6瓶廉价红酒及装红酒的木盒,通过精心包装后,刘某、张某、缪某各自下单寄送。他们在填写快递单时,物品署名“红酒,价值5000余元”,保价6000元。其中,张某将红酒寄给了缪某,缪某利用快递未当面签收的漏洞,在拿到快递后,将红酒打碎,再把碎片放进盒子里,让红酒渍留在盒子上,伪装出运输途中红酒破损的样子,然后拍照传给张某。张某取得照片、视频等“证据”资料后,上传至快递APP进行理赔。

快递公司收到理赔要求后,联系张某请其提供红酒发票,没有发票的张某又通过网购的方式,买了一张5000元的假发票作为凭证。最终,经过与快递公司的协商,张某获得了4500元的赔偿金。另一边,刘某亦通过此方式“理赔”成功。

在收获了第一笔“不义之财”之后,刘某、张某、缪某三人如法炮制,多次提起理赔诉求。快递公司在发现红酒等贵重物品理赔数据异样后开始调查。部分快递员反映,收取和寄送包裹时完好无损,快递底部也未有红酒渍流出,更没闻到酒味。快递公司认为其中有猫腻,果断报警。警方及时介入,并在查清事实后迅速将刘某、张某和缪某抓捕。

惠山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千元;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千元;判处被告人缪某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他们利用寄收快递的服务漏洞,将低价物品选择保价服务寄送后并损毁,以‘赚取’不菲的赔偿金,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办案法官提醒:消费者切莫抱有侥幸心理,利用快递规则漏洞去“薅羊毛”。同时,快递公司也应注重加强类似诈骗犯罪防范,强化公司管理和补缺制度漏洞,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可疑运单,进行重点防范;贵重物品运输应做好客户身份核实和督促完善面签手续,以防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办理索赔流程时,重视客户身份信息登记和相关证据留底,遭遇诈骗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相关线索。


责任编辑:张洋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