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大漠深处 解密千载时光,解密千载时光

时间:2022-05-24    来源:人民日报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一楼整理室内,研究馆员胡兴军正专心致志查看着木简。木简长的有20多厘米,短的只有1厘米,有些甚至只有指甲盖大小。“这些东西都是宝贝。有些是前不久才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发掘现场运回来的。”胡兴军拿起一枚木简对记者说。

  今年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名列其中。“得知这个项目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团队每个人都激动不已。10年辛苦,终于收获。”胡兴军说。他连夜写了一副对联:大漠孤烟甘寂寞,长河落日自辉煌。横批:一烽十年。

  2011年3月,胡兴军和同事第一次进入天山南麓孔雀河流域,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勘探。2016年,为配合维修保护,他们又对这个烽燧进行了试掘。2019年9月底,他作为领队,正式对烽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3年时间,其中田野发掘时间长达17个月。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那里夏季蚊虫肆虐,冬季寒冷刺骨,沙尘有时一刮就是几个月。在这里挖掘考古,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筛沙子是最苦的活。重要的区域筛了6遍,我们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连指甲盖大小的文书残片等都不遗漏。”胡兴军说,大家争分夺秒,几乎一天也不休息。在现场,即便戴着两层口罩也挡不住沙尘往口鼻耳中灌。

  风季来临,沙尘暴是家常便饭。发掘了60多天,有40天是沙尘暴天气。风沙一起,昏天黑地,飞沙走石,10米外看不到人。只要风小一点,团队成员又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干了起来。

  胡兴军介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项目目前共整理出1500多件(组)文物。新发现的883件文书,为国内遗址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填补了多项历史文献的空白。它为深入研究唐代西域边防体系、丝绸之路交通保障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42岁的胡兴军,头上已有了白发。“干我们这行,一年有六七个月在荒郊野岭,想想前辈们的努力,我们这点苦算不了什么。”谈及十几年考古经历,胡兴军只是微微一笑,而谈起考古成果,他语气中透着兴奋:“我们今年要拿出20篇左右的研究成果,期待这座历经千年的唐代烽燧遗址成为讲述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4日 13 版)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