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清风 |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时间:2022-05-2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穷”和“达”,是人生的两个境遇,为人处世要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人穷的时候不丧失道德的标准,而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告诫人们不管生活窘迫,还是处境优越,都要始终坚守自己信奉的原则和操守,不做背离礼义和道德法纪的事情。

道义是指道德和正义、义理,是谋事的法则,是做人的约束、规范和规矩。凡事要讲究道义,做人要恪守道义。明代王重光曾为家族立下第一则成文家训,其中提到:“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非道义之心,勿汝存也,制之而已矣。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非道义之事,勿汝行也,慎之而已矣。”要求子孙正心术、存道义之心,正行迹、行道义之事。

能做到不因境遇变迁、人生穷达而失去对道义的坚守是难能可贵的,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操守。唐代颜真卿书学和做人均有极高修养,他一生饱经磨难,即使到了“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也不做有违道义的事情。“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仍念念不忘为人守心、为国守政,令人敬畏。修养操守高的人无论困厄或显达,都能将每件事做到行之合道,处之合义,在道义和利益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林则徐赴新疆任职前,将在广东时所译的《四洲志》《澳门日报》《粤东奏稿》以及西方的炮船模型图样,全部付与魏源,并交代说:“愚兄所托著书之事,望贤弟刻意为之。”远赴边疆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国事,体现了其高尚操守。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考验的是定力,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怀有如松柏般坚定意志的试金石。心中有定见,存养有准则,行为方能守正。通常而言,一个人有权有钱之后,如果修养不足就会膨胀。明代公安“三袁”兄弟高中进士后,为防止儿子官位显达后失去底线,母亲让他们脚穿草鞋回家报喜,以此告诫其做人要堂堂正正,为官要清正廉明。在袁氏家族眼中,道义被看作是他们人生的准绳,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定力,不因身份的改变而离道弃义。倘若定力不足,道义和规则被心中贪念打败,一遇机会,公权就会异化为谋私的工具,唯有将公义摆心间、让道义盈心怀,时时为公考量、事事出于公心,面对人情与原则、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的诸多选择时,保持高度政治定力,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

“穷不失义”“穷则独善其身”,只有以自身的德才经邦济世,造福于天下人民,才能实现真正的显达。“达不离道”“达则兼济天下”,显达时不背离道德,不忘初心,方可兼济天下。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有穷能立志、达能克己的修养操守,又要有抵制邪气诱惑、坚守正气的强大定力,更要有主动行义、自觉守道的意愿和行动。要始终把人生的道义与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以忠诚之心坚定党的信仰,以赤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的权力,以感恩之心尊重人民群众,才能够行稳致远,真正做到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史全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