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河南省光山县:油茶富民路越走越宽

时间:2022-06-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6月6日电 题:河南省光山县:油茶富民路越走越宽

  新华社记者刘金辉

  打了几十年零工的河南省光山县农民黄友德现在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在该县的司马光油茶园当了田间管理小组长,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而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的10亩油茶树,去年也收获了1000多斤油茶籽。

黄友德在司马光油茶园里除草。新华社记者刘金辉摄

  绵延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的大别山回响着“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壮歌、映照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历史雄姿。光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决策地。光山县也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一度有10.1万贫困人口,其中近6万人生活在浅山丘陵地区。

  如何充分利用县域内山地资源,把荒山变“金山”,带动贫困人口致富增收,是摆在光山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2009年开始,光山县将油茶种植作为扶贫、富民产业,由此找到了一条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展之路。

  68岁的黄友德如今主要是带领三名当地农民负责一部分茶园的除草、施肥、剪枝、移苗等工作。2009年以前,黄友德居住的晏岗村里,多处是荒山,生长着一些野生板栗树和松树。“这些树都成不了材,长得歪歪扭扭的,只能当柴火烧。”

  “之前我们也在山上种过桃树,结果桃子长不大、不好吃,就不种了。”黄友德说,“2009年,联兴油茶公司开始在山上种油茶树。油茶树3到5年开始挂果,8年才到丰产期,所以前期老百姓也是在观望。但茶园每年要雇很多人进行田间管理,所以很多村民从中受益。”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目前,联兴油茶公司在光山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建成了年产8000吨茶油的加工生产线,形成油茶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该公司带动390个贫困户依托油茶产业实现脱贫增收,帮助3000多个农民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2800元。

  现在,“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成了当地农民们的顺口溜,光山县也找对了发展的路子。目前,光山县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催生出6个万亩、50个千亩连片油茶基地,带动数万农民增收致富,油茶产业已成该县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光山县槐店乡陈洼村人余峰在北京开装修公司多年,2019年,他联合另外两名股东在光山县流转了6000亩荒山种油茶树,三年来投资超1亿元。

  “种植油茶树确实前期投资比较大,投资周期长,但8年后,油茶果的产量就稳定了,而且油茶树的寿命能达上百年,再加上茶油逐渐被消费者认可,所以我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余峰说,“另一方面,油茶产业是生态产业,每年10月份油茶花开时,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因此,油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也会产生效益。”

  工作人员在河南省光山县一家油茶加工企业的灌装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为提高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解决油茶种植前期投入高的问题,光山县出台了《关于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财政补贴和金融、技术、培育品牌等方面政策支持油茶产业发展。

  光山县林茶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光山县油茶种植总面积已达27.1万亩,油茶籽产量达5.25万吨,建成茶油加工厂2个,油茶种苗繁育基地300亩。


责任编辑:韩柒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