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京津冀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研究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2-06-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京津冀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研究取得新进展

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福林生态园试验基地内,苗木长势良好。 天津市农委供图

记者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生态研究团队在京津冀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研究取得新进展。团队从盐碱地植被修复限制因子入手,开展了盐碱地原土改良、耐盐植物种质资源创制、水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研究工作,构建了3种生态型原土绿化栽培技术模式,示范应用1000亩,苗木成活率均达90%以上。

目前,试验基地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福林生态园内,上千亩的盐碱地上白榆、乔化柽柳、白蜡、灌木柳、狼尾草、细叶芒等长势良好。

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福林生态园试验基地场景 天津市农委供图

据悉,天津市农科院研究团队引进绿化苗木46个品种,筛选出耐盐3-6g/kg品种2个;耐盐6g/kg以上7个,扩充了天津滨海绿化植物品种库,扩大了生态建设植物品种选择范围;建立2种植物快速繁育方法,为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保障;为滨海原土快速植被修复提供了示范样板。同时编制了天津市地方标准“滨海绿化植物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DB12/T828-2018)”,为耐盐植物筛选提供了标准方法。

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福林生态园试验基地内,苗木长势良好。 天津市农委供图

该成果也是“京津冀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联合实验室”协同攻关的阶段性结果,该联合实验室是在2017年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三方组建成立。

天津市滨海新区胡家园福林生态园试验基地内,苗木长势良好。 天津市农委供图

围绕着京津冀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已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和沧州市黄骅、南大港等多地示范应用,推广应用面积3000余亩,为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品种资源和技术标准。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