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预防近视从保存远视储备开始

时间:2022-07-01    来源:人民网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李恒)近日,国务院关于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处高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儿童居家和上网课增多,体育运动减少,在电子屏幕前暴露时间延长,导致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近视加重情况。专家表示,预防近视要从儿童期一定程度的远视储备开始。

  “视力是随着屈光系统和视网膜发育逐渐发育成熟的,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阶段。”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莉介绍,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此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李莉解释,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儿童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正视化前的远视大多为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视力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

  “真正的远视储备度数需要散瞳后才能准确测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主任医师姚玉峰说,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远视储备在整体人群中是正态分布,没有绝对标准,不同年龄远视储备参考数值也不同。

  专家表示,如果儿童的远视储备量低于相应年龄段的数值,则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一定程度的远视储备是合理的,但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远视储备更可能成为病理性的远视性屈光不正,从而影响孩子视功能正常发育。

  “远视储备就像是孩子出生时开设的银行账户里的固定储备金,而这个储备金是定额的,只会逐渐被消耗,而不具有增值功能。”姚玉峰表示,长时间过度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缺乏、饮食不均衡等都是过度消耗远视储备的不良生活习惯。

  专家建议,保存远视储备,需要儿童、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培养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建立正确的爱眼护眼行为。比如,规范读写姿势、注意用眼时间、做好眼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定期筛查视力等。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