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举行

时间:2022-07-05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缅甸蒲甘7月4日电  (记者李秉新)当地时间7月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蒲甘举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缅甸外长温纳貌伦共同主持会议,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越南外长裴青山出席。

  王毅说,澜湄合作启动以来,六国携手同心、团结奋斗,推动这一新型次区域机制实现高水平发展,成功打造了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为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之际,澜湄合作应提质升级,穿越全球大变局的惊涛骇浪;应行稳致远,为六国民众带来更多福祉;应守正创新,为区域合作作出更好表率。希望六国坚持“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初心,奉行“发展为先、平等相待、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理念,持之以恒谋合作,齐心协力促发展,共同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构建更加强韧的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更为紧密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王毅表示,一年多来,六国认真落实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共识,携手抗击新冠疫情,共建“免疫护盾”;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共造“发展引擎”;积极开展地方合作,共筑“友谊桥梁”;着力拓展民生合作,共创“幸福家园”,为促进区域稳定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抓住当前区域合作蓬勃发展的好时机,多行固本之举,多谋长远之策,从加强战略引领、深化经济融合、做大农业合作、坚持绿色发展、促进数字合作、密切人文交往6个重要方向,推动澜湄合作持续迈上新台阶。

  王毅宣布,中方将实施“澜湄农业合作百千万行动计划”“澜湄兴水惠民计划”“澜湄数字经济合作计划”“澜湄太空合作计划”“澜湄英才计划”“澜湄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六大惠湄举措,与湄公河国家分享合作红利,增添发展动力。

  与会各国外长围绕“六国加强团结、共促和平繁荣”主题开展讨论,一致认为澜湄合作不仅造福澜湄各国人民,也有力促进了地区和平发展繁荣。外长们感谢中方为深化澜湄合作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湄公河国家发展的宝贵支持,赞赏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强调这两大倡议同澜湄合作互补互促,对六国携手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各方一致认同新的六大合作方向,欢迎中方六大惠湄举措,表示将继续秉持互尊互信、团结协作精神,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把澜湄合作打造为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把澜湄六国建设成捍卫主权平等和多边主义的共同体。

  王毅强调,澜湄六国地缘相接、人文相亲,澜湄合作是六国共同发起和推进的事业,已成为行动导向、改善民生、聚焦发展的重要次区域平台,展现出强大生机活力。无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睦邻友好的决心,坚持互利合作的恒心,共享发展成果,共迎风险挑战,为六国经济复苏贡献“澜湄智慧”,为区域繁荣振兴增添“澜湄动力”,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澜湄经验”,共同开创澜湄区域更加美好的未来。

  会议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和关于深化海关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农业合作和保障粮食安全、灾害管理合作、文明交流互鉴4份联合声明,发布了《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2021年度进展报告》和《2022年度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项目清单》,用详实数据展示了澜湄合作的丰硕成果。

  在缅期间,王毅还分别同缅甸外长温纳貌伦、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越南外长裴青山举行了双边会谈,并出席澜湄合作缅甸国家协调机构办公楼揭幕仪式等活动。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5日 03 版)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