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郭香玉)草原是我国北方和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对防沙治沙、涵养水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食物安全、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等有重大意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就关于成立中国草原科学院提出建议。
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草原面积位居世界前列。当前,我国草原生态形势依然严峻,草原退化面积大、比重高,草原保护修复任务重、难度大。
“既要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又要科学合理利用草原,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推进我国草原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坚强有力的草原科技做支撑。”刘东生说。
“目前,我国草原科技工作十分薄弱,支撑能力严重不足。”刘东生说,一是草原科学研究机构力量分散。目前我国草原科研机构分布在农业农村、有关大专院校等单位,总体上看力量分散、规模较小、合力不足。国家林草局作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主管部门,目前没有一家直属草原科研机构,在体制机制上制约了行政管理与科技支撑的有效衔接。二是草原科学研究缺少领衔机构。在自然资源研究领域,我国农、林、水等部门均设有国家级科学研究院,而作为占国土面积最大的陆地自然资源,草原科学研究还没有这样的领衔机构,与大国地位、科技需求不相称。这也是造成我国草原科学研究成果少、队伍小、经费缺、高层次人才不多的重要原因。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