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21日举行的应急管理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印发了《“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第一阶段,到2025年,基本建立统筹高效、职责明确、防治结合、社会参与、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协调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第二阶段,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规划》明确,到2025年,将建成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编制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将达到90%。此外,将增设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加强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确保灾害发生10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目前,我国已构建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体系,总人数100余万人,多为基层干部兼职,覆盖全国所有城乡社区,多灾易灾地区还实现了多人轮换值守。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各级灾害信息员已累计报送灾情险情信息26.5万条。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2日 04 版)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