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警惕部分“老年病”年轻化现象

时间:2022-07-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7月25日电 题:警惕部分“老年病”年轻化现象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小红

  14岁的童童还在成都读初中,最近却有了一个“小糖人”的身份。“孩子平时喜欢吃肉,长得比较胖,没想到这么小得了糖尿病。”童童的妈妈李女士带着孩子在医院检查发现,童童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显示是2型糖尿病患者。

  长期以来,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被认为是“老年病”,患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二三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老年病”。

  “老年病”年轻患者增多

  记者近期在四川多家医院相关“老年病”科室走访发现,看病的不少是年轻人。多位一线医生说,糖尿病、高血压等过去被视为“老年病”,现在确诊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门诊发现年轻的‘糖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年轻人血糖都偏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李华琦告诉记者,近年来,该科室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不少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也患上了糖尿病。

  21岁的小陈在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以为是工作较累休息不够,到医院检查被告知已经是个“糖人”,空腹血糖严重超标,需要立即吃药干预。

  “平时很喜欢吃甜食,经常喝奶茶,有时候一天好几杯。总觉得年轻身体好,没想到居然得了糖尿病。”小陈说。

  记者调研发现,除了糖尿病以外,高血压、脑卒中等传统的“老年病”也“盯”上了年轻人。不少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心梗等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疾病,初发年龄持续下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正在给一位年轻患者测量心率。受访者供图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中,2012至2016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9至63.4岁,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至64岁年龄段占比已经超过66%。该报告还指出,发达国家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75岁左右。从总体上看,我国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临床上看,这几年二三十岁的年轻脑卒中患者增多了。其中甚至不乏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柳华说。

  国家心脑血管病联盟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大约每6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风险者中,就有一个是“90后”。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代理主任张震则表示,曾经见到20多岁就发生心梗的患者。

  三重原因致“老年病”年轻化

  为何“老年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凸显?

  ——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

  李华琦、柳华、张震等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老年病”的年轻患者,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熬夜、久坐、吃外卖、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等。除了易感基因的遗传之外,很多年轻患者确诊“老年病”,都是由于这些后天不良习惯导致的。

  此外,一些医生告诉记者,部分年轻人一边酗酒抽烟、大吃大喝不顾及身体,另一边却按“偏方”乱吃药,加速了疾病的发展进程。

  ——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治疗率低。

  以糖尿病为例,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在30%左右,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之后,患者的治疗率为26%左右,而采取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率能达标也仅为40%左右。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9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64.4%的人并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年轻人营养健康意识淡薄。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青少年喜欢购买各种“垃圾食品”,有的家长采取放任的态度,认为只要吃了不生病就没多大关系。多位医生表示,这种行为将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加强提前干预管理

  避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老年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专家呼吁,加强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提升“老年病”在年轻人中的知晓率,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常见“老年病”的预防措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心脑血管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专家呼吁,要加快建设心脑血管、糖尿病、脑卒中等“老年病”的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加强国家层面的年轻人健康风险干预管理。

  专家表示,风险预测模型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病”预防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加快对年轻人、老年人等不同风险人群制定不同的干预管理方案。

  当前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融合应用,有利于加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的健康管理。

  张震等专家认为,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老年病”的管理,是随着病程进展不断进行调整的长期过程。随着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入,“互联网+医疗”更符合年轻患者的看病习惯。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