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布多项高原生态保护科考成果

时间:2022-08-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8月4日电(记者陈杰、顾玲)第二次青藏科考在水资源与水安全、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是记者4日从科技部、中科院在青海西宁召开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学术交流会议上获悉的。

  中科院院士傅伯杰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水源涵养、水文调节、固碳与气候调节、科学教育与文化服务等方面具有广域甚至全球性意义。他建议加快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工程,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基于科考调查数据,构建了大气氧含量与海拔、气温、植被、土壤、太阳辐射、水分条件等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计算方法,认为海拔不是近地表大气氧含量的唯一控制因素,气温、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的贡献率在50%以上。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科研团队通过综合分析青藏高原地表植被覆盖图、年均植被产氧量图,论证了高原大气氧含量时空格局。

  “生态产品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物质和服务产品的总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从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生态系统最终产品、生态产品功能量等方面提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思路,进一步构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方法和数学模型,为建立高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青藏高原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探索基于生态资源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围绕“自然保护地类草地生态系统原真性保护和再野化实践”,提出自然保护地食草野生动物与放牧家畜平衡管理的举措,探索以原真性保护效果为依据的新补偿机制,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

  与会专家还围绕“青藏高原大气强氧化性假设与验证”“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责任编辑:韩柒玥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