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来源:中国环境APP
目之所及,苍翠欲滴;举目远眺,海天一色。
夏日的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上芳草萋萋,鹿鸣啾啾,红绿相间的“无废景区”标志随处可见。进岛的客船上悬挂着“创建无废景区,打造无废海岛”的标语,电动游览车座椅上、展览馆里甚至垃圾桶上都贴着“无废景区”的标志。
威海文旅集团副总宋岩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坚持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末端无害化,废除了纸质门票,倡导‘光盘行动’,开展垃圾换门票,建造了两处肥料发酵池,改造现有污水处理站,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新投放智能垃圾分类箱,购置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实现了岛内餐厨垃圾统一处理,不断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措施,积极开展‘无废景区’创建工作。”
刘公岛、华夏城创建“无废景区”的精心谋划、积极探索,还有“吃干榨净”的荣成市固废综合处理与应用产业园及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的爱伦湾海洋牧场,让参加山东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暨“无废城市”建设现场观摩会的代表们赞叹不已。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在会上指出,全面加强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治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严守生态环境风险“底线”,认真做好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积极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加快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大力提升全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高位推动,创新体制机制
“山东省制作了全国首部危废主题警示教育片,开展万企全员警示活动;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消除风险隐患3.9万个;以危险特性和守法成本作为主要原则,创新建立了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在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这些“首部”“第一个”,彰显了山东省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
山东省委、省政府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危险废物监管、“无废城市”建设、新污染物治理等工作专门作出批示。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审议研究《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在山东省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并以省政府文件印发。省人大、省政协也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去年省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开展固废法执法检查,近日又专题审议了《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邹晓东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以防范危险废物、重金属、尾矿库等重点领域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处置、风险防范‘三个’能力,坚决打好环境风险防范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等一系列艰苦战役,科学谋划‘十四五’重点工作,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整体工作有了显著提升。”
山东省扎实开展了危险废物处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停工停产涉危废企业专项排查、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风险集中治理等多轮专项行动,发现整治了一大批隐患问题。严格落实“两个100%”要求,及时分析研判医废处置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提前采取防范性措施,紧急启用应急处置设施。全省涉疫情医疗废物全部妥善安全处置,未发生因处置医疗废物引发的二次污染。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及时安全处置医疗废物8.1万吨,其中涉疫医废1.5万吨。
作为“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威海市把“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编制了特色鲜明的试点实施方案,高规格召开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建立了“1+6+N”工作机制,“1”是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1个工作领导小组,“6”是成立工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等6个工作专班,“N”是每个专班有“N”个责任单位,制定“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考核办法,将试点工作纳入市级目标绩效管理考核,推动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高标准打造“威海样板”。
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建康对记者说:“我们要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大力实施环保工作和环境质量‘双领先’战略,坚持‘1+6+N’工作机制不动摇,深化‘4+2’试点模式,当好‘无废城市’建设引领标杆,在发展绿色化上走在前列,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
压紧压实责任,推动规范管理
山东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刘强在会上通报了2021年度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情况:在部门监管工作方面,临沂、德州、淄博等市扣分较少;潍坊、临沂、东营等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特色工作较为突出,加分较多。评估共抽查企业200家,其中产废单位118家、经营单位82家。2021年度总体评估成绩方面,临沂、德州、济南、青岛等市成绩较好。
为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巩固和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工作成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山东省“十四五”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在全省组织开展省级评估、市级评估、县级评估,全面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济南市始终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传导环境监管压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做到区县检查全覆盖、市级抽查有重点,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近年来,累计对58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市级抽查,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由94.86%提升至100%。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刘作利告诉记者:“我们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区县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市生态环境局对各分局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减排考核,对规范化管理抽查不达标、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发现非法倾倒等情况进行扣分,压实属地责任。”
烟台市矿山企业多,尾矿产量大,尾矿库数量多,涉重企业重点行业企业数量多、基础排放量较大。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重金属和尾矿库的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尾矿库监管责任分工等工作机制,压实尾矿库企业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生态环境部门的分级分类监管责任,推进尾矿库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谢振溪对记者说:“我们每个县市区选树1-2家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标杆企业,使其达到制度完善、过程规范、管理精细、运行安全的目标,做好示范引领。截至目前,全市共选树标杆企业22家,以经验分享、现场观摩等方式,组织企业学习交流危废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先进做法,全力推动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明确目标任务,全力全域推进
管言明在会上指出,要坚持统筹协调,着力构建固废与化学品工作大格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部署中考虑谋划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上挖掘潜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各市要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工作要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在需求有机融合,明确任务措施,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要敢于在制度、技术、市场、监管方面取得创新突破,积极探索实施固体废物分级分类管等制度,加强固体废物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运用好信息化手段,推进固体废物收集、转移、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
管言明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全面优化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全面实现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强监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专家团队优势,强化重点难点问题的技术支撑。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用心用力用情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工作成效赢得群众信任支持,继续秉持“防风险、守底线”,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举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推动全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管理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