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库尔勒8月9日消息(记者 李昊轩)金秋八月是丰收的季节,新疆库尔勒市西尼尔镇团结村村民王琼种植的20亩“蓝宝石”葡萄喜获丰收,即将迎来采摘期。
“蓝宝石”葡萄属欧亚种,为中熟品种,陆地8-9月成熟,成熟后不落粒、不烂尖,挂树1个月以上,耐贮运,易形成1000克以上的大穗,果色蓝黑,自然无籽,果粒呈圆柱形,状如小手指,长5厘米左右,因此又被称为“美人指”和“月光之泪”。
成熟的“蓝宝石”葡萄(央广网发 岳锐 摄)
走进王琼的葡萄园,碧叶叠嶂,葡香满园,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的葡萄从葡萄叶中垂落,“蓝宝石们”已经呈现出诱人的黑紫色。
“今年天气热,葡萄熟得也早,比去年提前了近一个月。”看着葡萄挂满枝头,王琼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成熟的“蓝宝石”果实足有一般葡萄的两倍大小,葡萄皮上还带着特有的白霜,令人垂涎欲滴。成熟的“蓝宝石”自带酒窝,外形独特,糖分也高于一般葡萄,皮薄肉厚,口感脆甜,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蓝宝石”葡萄又被称为“美人指”(央广网发 杨婷婷 摄)
2015年,王琼开始和丈夫种植葡萄。起初种植红提,后来从网上了解到“蓝宝石”,便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在库尔勒还没有人种植这个品种,王琼和丈夫就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8年,王琼和丈夫在原本种植的红提上嫁接了“蓝宝石”,并带领四家农户一起尝试。万事开头难,种植“蓝宝石”的头两年,由于对种植技术的不掌握和自身经验缺乏,王琼和其他种植户都处于亏损状态。
成熟的“蓝宝石”葡萄挂满枝头(央广网发 马悦 摄)
“当时给她们承诺了不愁销路,大家也是信任我们,才跟着我们一起种植,结果连续亏损2年,别说销量了,连产量都没有,我们心里也很紧张。”
2020年,王琼和其他种植户的“蓝宝石”迎来了大丰收,刚刚成熟就被抢购一空,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接下来的两年,王琼夫妇带动农户增收50余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尉犁县、223团等周边县城、团场的葡萄种植户都纷纷前来“取经”。
据王琼介绍,“蓝宝石”的产量在每亩1吨左右,批发价在10至20元,市场价能卖到35至40元,这两年的年利润能达到20万元。“再过两个星期就可以采摘了,最近每天都有客商来要订货,也不用愁销路了。”王琼说道。
丰收的喜悦(央广网发 岳锐 摄)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