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列出“服务菜单”,徐州铜山持续推进“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见效

时间:2022-08-11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你们给指导一下,改进后的污染减排成效咋样?”“是否还存在哪些不足?”近日,徐州市铜山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一组组长朱孝伟带着相关环境专家、技术人员来到辖区一家机械企业,给企业提供“上门服务”,为企业治污把脉“开方”,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提标升级。

        在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下,铜山生态环境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助企纾困”,以主动服务企业绿色发展为导向,多措并举列出系列“服务菜单”,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经济稳增长。

        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强化服务机制

        “我们的环评报告从受理到批复只用了1天,没想到这么快。”江苏铜山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以生猪养殖为主,铜山生态环境局根据生态环境部“推进生猪养殖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要求,对牧原公司实行环评清单式管理,在收到牧原公司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签署的告知承诺书等要件后,铜山生态环境局审批部门直接做出审批决定,企业当天就收到了环评批复。

        铜山生态环境局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强化服务机制,对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跟踪指导,采取“豁免一批”“简化一批”“优化一批”等具体措施,不断提升环评审批满意度。通过建立重点项目信息卡、专人负责制,在企业前期建设时便主动介入指导,对敏感点与居民区的防护距离进行勘测提醒,以免企业犯不必要的错,同时进行事中事后的抽查,做到“前期有人指导、报批有人协调、建设有人跟进”。

        铜山生态环境局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持续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推行远程执法、非现场执法模式,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分类分级、精准化环境执法。围绕大气管控、碧水清源水污染防治、环保设施安全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强化执法帮扶,指导企业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积极开展针对性整改,确保污染防治设施和在线监控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实现环境质量提升和企业绿色发展双赢。

        在疫情防控期间,铜山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行“网上办”和“不见面”审批,确保行政审批畅通,相关纸质材料通过快递寄送。对重大项目和民生保障类项目,全面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即到即受理,做到受理、公示、评估、审查“四同步”,全力服务好建设项目审批落地。

        开展重点帮扶,引领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铜山生态环境局成立惠企纾困帮扶工作小组,遴选执法、业务骨干走访辖区企业,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精准服务企业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执法人员多渠道收集企业的诉求,开展帮扶工作,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进污染治理设施、加强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提升自动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困难,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化提升改造,给予技术、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不断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7月上旬,执法人员来到徐州久发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检查除尘技改项目效果。在生产车间,每一个焊接工位上方,收集焊接烟尘的除尘罩运作着,下面的工人正在进行焊接,焊花四溅,火星闪烁,整个车间闻不到一丝焊接烟气味,看不到烟尘溢散。

        之前,经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这家企业除尘设备抽吸效果不佳,有烟尘外溢情形,为了避免粉尘向四周发散,铜山生态环境局技术人员与企业人员多次讨论,决定在每个除尘罩上加装一台小鼓风机,加强除尘效果。在维修单位的大力配合下,除尘技改项目很快完成并投入使用。经过改造的除尘罩能有效防止粉尘外溢,极大程度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

        “我们企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加上对环保政策不了解、环保业务不熟悉,看到环境执法人员进厂,我们都心怀忐忑。这种帮扶小组上门服务不仅帮我们答疑解惑,还能对我们遇到的‘瓶颈’提建议促解决,我们很欢迎。”久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负责人由衷地说。

        徐州市铜山生态环境局局长张芒介绍,下一步,将组织法律专家进企业,指导企业完成生态环境法律自查,通过事前预防和过程服务避免产生难以挽回的环境损害后果。同时,组织环保专家帮扶团队,对全区企业、VOCs治理项目开展技术指导帮扶,指导企业解决项目审批、竣工验收、污染治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难题,推动“绿色惠企”举措落细落实,协同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责任编辑:李嘉龙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