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超2100万人——广东聚力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时间:2022-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自主研发到生产,再到临床试验,妙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制,仅用了3年。

  “机器人的界面和算法设计在香港完成,软件产业化在深圳落地,生产制造在东莞,临床测试和产品注册在广州,展示推广在珠海。”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公司创始人谢智衡说,“研制推广全过程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携手促进人才协同发展、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广东加强人才协同发展,深化粤港澳合作,聚力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创立于香港数码港的妙智科技2015年向深圳发展,2019年又入驻东莞松山湖。“松山湖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大,推动大湾区高校青年人才与园区企业联动,青年人才有机会到企业实习,我们也有更多机会招揽人才。”谢智衡说。

  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主阵地,广东大力“筑巢引凤”。如今,广东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7家、科研工作站(分站)566家、创新实践基地394家,累计招收博士后3.8万人。广东还构建起“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孵化港澳项目2823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4122人。

  以深入实施“湾区人才”“乡村工匠”两项人才工程为着力点,广东大胆探索、系统施策,打造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6月起,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的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在合作区工作的澳门居民,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政策实施后,我收到了约8万元退税款。”来自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博士后站点的澳门青年陈彩玲说。

  逐步取消港澳居民在粤就业许可审批,出台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一试多证”等便利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的政策,加快推进湾区“人才通”“社保通”“就业通”……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超过8.51万人。

  截至2021年底,广东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超2100万人,研发人员超110万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3日 01 版)


责任编辑:李嘉龙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