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来源:中国环境
一只白头硬尾鸭雌鸭展翅欲飞。闵勇摄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区南郊的古海生态公园(二期)北侧水域出现了一群长相奇特、尾巴高高竖起的野鸭。它们敏锐地察觉到有异响靠近,便迅速掉头向芦苇荡急行。经专业人士鉴定,这群野鸭的学名叫白头硬尾鸭,是世界濒危物种、中国濒危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白头硬尾鸭的尾部窄、尖、硬,雄鸭头部为白色,雌鸭头部有一白一黑两条纵纹,这是区别其他种类野鸭的明显特征。目前正逢白头硬尾鸭的求偶繁殖期,此时,雄鸭喙部呈蓝色且呈现膨大态势,非常容易辨认。
7月16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组织克拉玛依站负责人王玉军和朋友在古海生态公园拍摄水鸟时,6只混迹在其他鸭群中的白头硬尾鸭闯进了他的镜头。经过一番搜寻,王玉军在这片水域共发现了10只白头硬尾鸭。
近几十年间,白头硬尾鸭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据湿地国际组织统计,当前,这种鸟类在全球的数量最多仅1.3万只。因此,它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物种,也被列入中国濒危鸟类红皮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目前,白头硬尾鸭主要分布欧洲、中西亚及非洲。在我国仅在新疆有十余处栖息地。2019年,研究人员首次在福海县乌伦古湖发现了百只以上、迄今最大的白头硬尾鸭种群。
“它们常常选择在芦苇丛生的水域活动,生性胆小怕人,一旦觉察附近稍有动静,就将身体沉入水中,仅留头和尾在水面。如果发现危险来临,它们要么立即钻进芦苇丛中消失不见,要么快速游向远处。”克拉玛依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员李勇军说,虽然很难拍到它们近距离活动的画面,但是能在家乡亲眼观察它们并记录它们的生活,是非常幸运的事。
“今年,我们已在古海生态公园及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周边水域陆续发现了疣鼻天鹅、鹈鹕、黑鹳、蓑羽鹤、白头硬尾鸭等5种全球性濒危鸟类,且种类数量达到了历史之最。这些濒危鸟类都是生态环境标志物种,对栖息环境的要求很高,这充分表明我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克拉玛依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兰生说。
原题:白头硬尾鸭栖息克拉玛依古海生态公园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