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这个酷暑,长理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下课”——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时间:2022-08-26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在这个高温持续“霸屏”的酷暑,长沙理工大学321支队伍、3500余名青年学子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不惧骄阳、不畏热浪,围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专业实践、教育关爱等主题奔赴祖国各地开展了火热的社会实践。长理青年们行走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革命老区,通过实地调研、志愿帮扶、科技服务、教育赋能等方式,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上好与国情、社情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为基层建设注入青春涌流。

  “花式”课堂解锁红色传承“打开方式” 

  红色资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火红七月,各实践队将课堂“搬”进湖南、江西、贵州等革命老区,通过沉浸式体验、交互、教学等“花式”解锁红色传承“打开方式”,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湘西龙山县茨岩塘镇群山环绕,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设计艺术学院“藝力量”社会实践团实地探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等多处革命旧址,并以此为设计灵感,运用3D建模技术,为当地量身构建“红色云上展馆”,打造数字红色地图。实践队还通过墙体彩绘、红色影像记录等,盘活红色资源,装扮美丽乡村,传播红色文化。

  “红色桥梁不只是陈旧冰冷的钢铁建筑,更是一座座红色记忆的‘文献库’。”烈日下,土木学院老师向前来寻访的40余名师生讲述湘乡石灵桥上发生的红色故事。实景式教学让师生更加直观地把握了红色桥梁的“基因密码”。与此同时,博士实践团成员还运用数据驱动的桥梁智能检测技术,对当地两座红色古桥进行了全面“体检”,确保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这个酷暑,长理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下课”——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讲“红色桥梁课堂”

 

  江西瑞金中共一大苏维埃旧址、汝城沙洲“半条被子”纪念馆、西藏博物馆“雪域长歌”主题展厅……实践队的足迹遍布10余省份近50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受教育、话初心。法学院实践队员黎子航说:“虽然我们和先辈们身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青春选择,但不变的是青年该有的模样,是对于所处时代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

  “课堂”在移动,“教材”也在求新求变。在澧县万家岗村,水利学院水润初心党史宣讲团就为当地的小朋友们送来了自制的绘本《金色的鱼钩》。“要让孩子们看得见,喜欢听,所以我们就根据红军长征故事亲手绘制了这本绘本,没想到宣讲效果出乎意料。”绘本作者、宣讲团成员徐家傲介绍到。

  多形式组合、多阵地联动……实践队成员们不仅奔赴各地感受红色文化浸润,还积极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提档升级,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仅研究生宣讲团已深入企业、社区、基层,通过忆党史、话理论、谈变化等串烧方式开展理论微宣讲近20场,以青春的视角解读党的政策,用鲜活的语言传递时代强音,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把握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

  “硬核”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度”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今年暑假,学校重点组织了54支团队,500余名师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送技术、兴文化、美环境,帮助乡村的茶叶、腊肉、苗画等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擦亮人居环境,提升乡风文明,多项“硬核”举措助推乡村振兴“加速度”。

  除草、覆膜、施肥、修剪……在椿木坪村黄金茶园内,乡亲们看得仔细,专家教得用心。原来,“助力民族乡村茶产业发展”研究生实践团聚焦湘西州茶农的“急难愁盼”,邀请专家把产业技术送到了家门口,现场教学黄金茶的科学培管、采摘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推动椿木坪村特色黄金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酷暑,长理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下课”——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专家正在茶园现场示范教学

 

  “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组实践队则来到了怀化市洪江市黔阳古城,了解巫傩文化,并探索利用跨境电商销售多渠道助推非遗“湘货”出海。日前,实践团已与长沙高桥大市场部分跨境电商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往国内和国际市场。“非遗传承要推陈出新,我们希望运用‘外语+’的力量,在保护和传承巫傩文化与根雕艺术的基础上,将其商品化和国际化,实现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双赢。”实践团负责人王璞表示。

  “澧县目前正计划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与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初步构建县-镇-村三级交通运输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支撑。”在澧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交通学院蜂巢团队与工作人员讨论得热火朝天,蜂巢团队将依托专业着力改善当地农村商贸流通环境,推动城乡交通运输和物流服务一体化,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烈日下奔忙的不止队员,还有资深教授。在湘乡市永丰村,能动学院赵斌、任延杰教授就带领实践团为乡亲们送去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从风力机如何发电、到显微镜下看世界,同行的87级校友杨梦亚感慨:“理论课堂结合实地教学,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求知的渴望。能源科技、高新技术前沿不再触不可及,以科普筑梦乡村振兴,科技之花在永丰村绽放!”

  “哇!这就是电视里的黄兴故居吗?”在学校驻点村坪山村小学内,孩子们将一批做工精美、栩栩如生的微缩红色建筑手工模型团团围住,赞叹不已。建筑学院师生结合湖南烈士公园、粟裕纪念馆、黄兴故居等1:100比例模型展示,生动地将红色建筑之美、党的英雄人物爱国精神娓娓道来,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一粒“红色建筑”的种子,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这个酷暑,长理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下课”——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山村孩子仔细观摩红色建筑

 

  校地企“接力”助推专业实践走深走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从何来?在车间,在一线,在工程现场!假期伊始,73名导师已率领逾50支专业实践团队陆续启程,分赴西藏、海南、贵州、湖南等地的企业与单位,以科技创新服务当地的交通基础建设、电力科技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探讨装备制造研发等议题,以实干践行工程报国的使命担当。

  “科研落地的最好办法就是与实践对话。”为提高路基路面使用寿命期限,汽机学院专业实践团初步设计了一种新型装置——路基路面动态弯沉与回弹模量联合测试装置。为完善顶升装置和行走装置,指导老师唐宏宾带领实践团深入走访调研湖南省数10家工程机械企业,最终确定了设备研制中加载装置移位方式、动态加载方法、动力传动系统方案和数据采集及分析等多项关键技术。走访中,多家企业纷纷伸出科研合作的橄榄枝,以校企合作谋求发展共赢,携手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

  水利学院大禹之子志愿者协会继续以“水”做文章。实践团立足湖南水情,在湖南多地开展实践调研和数据测量,就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治理建言献策。在“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岳阳,“天更蓝、岸更绿、水更清、生物更多样”成为队员们的强烈共识;在张家界,师生奔走于水电站、生态保护区等多地,调研亿年“活化石”大鲵生存现状,并就如何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助力小水电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专业建议。

这个酷暑,长理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下课”——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综述

学子们调研亿年“活化石”大鲵生存现状

 

  “智慧交通”“双碳”“新能源”亦是此次专业实践的高频热词。交通学院将专业实践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聚焦城市“绿色交通”优化、“四好”农村路调研等领域,积极助力农村道路建设和城市交通服务;材料学院携手大汉集团、湖南大汉技工学校,持续推进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动学院走进邵阳市国家能源集团宝庆煤电公司,以“燃煤热值差管控及优化”为主题展开专业调研,助力双碳新蓝图;法学院则聚焦野生动物“肇事”,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导师跟队教,还有师傅现场带!在大唐华银湖南能源营销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湖南电力有限公司,经管学院的4支实践队就受到了如此“优待”。企业专门安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实践事项,把每位同学分配到具体部门,以“部门师徒制+校方导师制”方式联动,进行全时段、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指导。

  科研项目也在社会实践中“瓜熟蒂落”。今年,电气学院20名大学生在国网益阳市输电检修公司开展专业实践中,敏锐地发现了输电系统存在成本高、精度低、人力消耗大等短板,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角度提出改进方案,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目前,双方已就优化电网安全运行系统签订项目意向协议书,将由企业、高校、科研协同发力,研发一款自动化处理系统。

责任编辑:李嘉龙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