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来源:光明日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以多项举措提升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的文明新风正吹遍神州大地。
“舌尖上的节约”成为习惯
利用微信群,对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反食品浪费法培训;严格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是否主动提醒消费者防止食品浪费、是否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在饭店醒目位置张贴摆放“适量点餐、避免浪费”等标识……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一系列举措助推反食品浪费法有效执行、落到实处,让“舌尖上的节约”成为人们日常习惯。
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对餐饮浪费加强监管……自2021年4月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道德倡议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培养孩子们的节约意识至关重要。在北京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学校定期组织评选“零米粒好少年”“零米粒班集体”活动。针对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学生,由服务教师进行劝导和监督,并在学生中招募餐桌文明志愿者,劝导就餐学生文明用餐。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实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拥抱绿色低碳新生活
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第四,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清洁电源装机占比近80%,绿色建筑超1.4亿平方米;公交车、出租车全面纯电动化,上路行驶的新能源汽车超过50万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市大力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理念,如今,“深圳蓝”“深圳绿”已经成为低碳节能、绿色发展的城市名片。
“‘双碳’、生态、环保等话题,看起来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但实际上是人文社科类话题。”北京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认为,没有人就没有生态,“双碳”技术只是手段,最终还是要通过人文的培育,改变人的行为,创建低碳社会。
不久前,浙江省宁波市首家垃圾分类“旧物焕新”超市实体店,在鄞州区白鹤街道紫鹃社区正式开业,周边居民得知后纷纷拎着大包小包赶来“旧物焕新”。
“旧物焕新”超市实体店虽不大,却分门别类摆放了书籍、玩具、鞋服、小家电、绿色植物等200多件代售的“旧物”。据超市负责人、紫鹃社区城管义工队队长陈红英介绍,这些“旧物”至少八成新、表面干净、确保不存在传染病源。
据悉,2021年以来,宁波市城管义工协会已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开设17场次“旧物焕新”集市,形成了每月9日的“赶集”氛围。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旧物3230件、重约3.99吨、价值约6.3万元,累计卖出1983件、收入17160.24元,钱款已全部汇入宁波市慈善总会相关公益项目账户。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对湖南省常德市文明家庭毛巍家庭来说,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节约经”。
“家里灯泡一律使用小功率,夏天空调温度从不低于26摄氏度,白天不开灯,长时间外出会切断电源。”毛巍说,此外,在出行方面,尽量公交出行、拼车出行,能不驾车尽量不驾车。
“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我们要把节约的美德传承下来,去拥抱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毛巍说。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