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通讯:中国“吉祥之鸟”朱鹮在日本繁衍记

时间:2022-10-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10月2日电 通讯:中国“吉祥之鸟”朱鹮在日本繁衍记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 杨光 杨汀

  10月1日清晨,位于日本新潟县佐渡岛的朱鹮放飞站进行了今年最后一次放飞,3只朱鹮先后离开鸟笼,展翅飞向天空。自从2008年佐渡岛首次实施朱鹮放飞以来,已有492只朱鹮飞向野外,朱鹮在日本摆脱了灭绝的危机。

  1999年1月,作为中国赠送给日本的礼物,朱鹮“洋洋”和“友友”在日本朱鹮即将灭绝之际来到佐渡,拯救了日本的朱鹮族群。当时,佐渡岛上住着全日本唯一的朱鹮。

   23年后,“洋洋”和“友友”仍被一如既往地保护着,一般人难以目睹它们的真颜。佐渡岛朱鹮保护中心的所长保苅洋一通过电脑监控系统,让新华社记者看到了它们生活的场景:在最里面的饲养笼里,它们分别带着16号和17号脚牌,在镜头前悠闲地散步。

  据保苅洋一介绍,“友友”是雄鸟,寓意中日友好,“洋洋”为雌鸟,寓意来自中国陕西省洋县。如今它们已经26岁了,相当于人类80岁的年龄。曾经的少年夫妻,已经分居两个饲养笼内,“友友”与一只13岁的雌鸟住在一起,“洋洋”的室友则是一只14岁的雌鸟。

  保苅洋一说,“洋洋”已不能生育,不过“友友”前几年还有生育能力,成为岛上最老“生娃”的朱鹮,大家也期待它再次当“爸爸”。

  明治维新后,日本朱鹮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工捕猎,曾遍布日本各地的朱鹮数量逐年减少。1981年,为抢救朱鹮,日本将佐渡仅存的5只野生朱鹮捕获,送至佐渡保护中心。正是在那一年,中国在陕西省洋县山中发现了7只朱鹮,在中国民间,朱鹮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被称为“吉祥之鸟”。

  由于佐渡保护中心人工繁殖朱鹮的计划失败,到1995年,只剩下了垂垂老矣的雌性朱鹮“阿金”。时任新潟县知事的平山征夫回忆说:“我看到‘阿金’走过来的样子,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佐渡繁殖朱鹮,一定让朱鹮再次在佐渡的天空中翱翔。”

  1998年11月,借中国领导人访日之机,平山征夫找到中国有关人员,诚恳相告日本国民渴望一对健康朱鹮的意愿。就这样,“友友”和“洋洋”来到了日本,和它们一同前来的,还有作为技术指导员的中国人工繁殖专家席咏梅。平山征夫的这段回忆,被印在佐渡朱鹮公园纪念馆内,参观者无不为之感动。

  1999年5月21日,“友友”和“洋洋”孕育出第一只雏鸟的喜讯立刻传遍日本列岛。此后一年,“友友”和“洋洋”又添两雏。为了让朱鹮更好地在日本繁衍,2000年10月中国政府又向日本赠送了一只雌性朱鹮“美美”。

  2003年,36岁的“阿金”死去,这个年龄相当于人类超过100岁,日本本土朱鹮彻底灭绝。此时,东渡日本的3只中国朱鹮繁衍的后代达到37只。为确保基因多样性,中国此后又两次赠送朱鹮给日本,赠送总数达到7只。

  保护朱鹮,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它们回到大自然。2008年9月,10只朱鹮从笼中飞出,时隔27年后,再次有朱鹮在日本的天空中翱翔。2012年,放飞后的朱鹮在野生环境中孵化出了雏鸟。2016年,一对野生的朱鹮诞下了宝宝,这意味着野外放飞取得了成功。

  2019年1月,日本环境省宣布,由于人工繁殖朱鹮及其野生放飞取得成功,下调朱鹮在日本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级别,从第二个级别的“野生灭绝”下调至第三个级别的“濒临灭绝1A类”,标志着朱鹮在日本摆脱了灭绝的危机。据透露,到2021年底,全日本的朱鹮数量大约为650只,其中野外出生的325只,放飞的数量为153只,圈养的数量为182只。

  几百年来,佐渡曾以金银矿闻名,直到上世纪80年代采矿业才被废弃,环境被严重破坏,是中国来的朱鹮帮助佐渡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佐渡从2008年起实施“与朱鹮共生的家乡米”认证制度,现在获得认证的大米已跻身高级大米行列。2011年,佐渡成功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大大增强了农民与朱鹮和谐相处的信心。朱鹮还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疫情之前,前往朱鹮森林公园观光的游客每年达到20万人。不经意间,人们就能在稻田或者树林里看到朱鹮靓丽的身影。

  保苅洋一告诉记者:“我们非常珍惜从中国来的朱鹮,‘友友’和‘洋洋’在这里非常幸福,希望它们与‘阿金’一样长寿。”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