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环保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桐庐走出特色共富之路

时间:2022-10-14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浙江省桐庐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美丽桐庐、美好生活为基,走出了一条具有桐庐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这十年,浙江桐庐坚持将美丽作为发展之基、共富之源,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赋能强村富民。

这十年,桐庐民宿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蜂茶药果”总产值增至56亿元。民宿床位数实现从“千”到“万”的规模化扩展,接待游客数从180万人次增至650万人次,营收从1.2亿元增至5亿元。

特色产业激活“新动能”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如今在桐庐,随着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

眼下,正是黄精采摘期。走进横村镇凤联村,漫山遍野的黄精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早在2014年,圆通速递旗下全资子公司——杭州黄金峡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该村成立,并计划通过打造黄金峡谷中药养生园项目,将中药产业带入村中,实现野生黄精变成“土黄金”。

这边凤联村的“黄金梦”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另一边,在莪山畲族乡塘联村,百亩大樱桃同样成了村里的“致富果”。

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畲族乡7个行政村共同组建桐庐县石榴红乡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以“畲味莪山”为公共区域品牌,大力发展“果香塘联”“稻香沈冠”“酒香龙峰”等特色产业,有效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据统计,2021年,“畲味莪山”品牌销售额超8000万元。

特色产业为美丽经济注入“新动能”,凤联村和塘联村只是桐庐县乡村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桐庐县在持续发展“蜂茶药果”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各地主导产业链升级,储备乡村产业振兴重点项目81个,有序推进山区农业产业项目36个,争取省农业双强项目2个,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收益,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美丽经济”铺就“共富路”

促进美丽经济“大发展”,光有产业还不够,还得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随着全县村落景区建设持续推进,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在富春江镇芦茨村有一条路,左边是绿水青山,右边是一整排民宿和农家乐,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不错的收入,这条路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两山大道”。

早年的芦茨是“穷得响叮当”的落后村,村民“靠山吃山”,通过砍树卖木材或烧木炭维持温饱。

转机出现在2012年210省道通车。通车后,附近的石舍村和茆坪村与芦茨村相连成线,富春江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初具雏形,成为全国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区,不少在外工作和生活的村民决定回乡开办农家乐。

据统计,村子目前有8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共有民宿、农家乐188家,床位4900多张,村委引进总投资2.8亿元的“严陵坞慢村”高端民宿项目,以生态环境入股的方式,每年可获得15万元分红,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为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

桐庐民宿始于芦茨,而不止于芦茨。2014年开始,桐庐县开始实施“乡乡有民宿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立足经济型、大众型民宿,同时不断引进发展高端民宿,像秘境·山乡生活、静庐澜栅、绿芦驿等精品民宿代表。

如今,桐庐县共打造了戴家山、青龙坞等一批“网红”打卡地,拥有精品特色民宿130余家,位居全省前列。日渐壮大成熟的民宿旅游产业,成为桐庐最具特色的“金山银山”。

刚刚过去的“十一”小长假,桐庐县旅游业亮出喜人的成绩单——10月1日至7日,全县景区(点)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132.77万人次,同比增长3%。

下一步,桐庐县将继续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驰而不息打好美丽牌,久久为功走好特色路,努力打造形神兼备、整体大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原题:走出桐庐特色的共富之路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