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二十大代表风采丨雷晓华:浙江景宁毛垟乡推动“红绿”融合实现共同富裕

时间:2022-10-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现场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后,我为祖国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而深感骄傲自豪。”记者面前的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党委书记雷晓华,一身畲族服饰,服装以凤凰图案贯穿整体,头饰也显现出凤凰的整体轮廓,处处体现凤凰吉祥之意。


图为雷晓华(左三)在了解村民在生活和就业方面的问题。受访者供图。


挖掘红色资源,找准发展方向

雷晓华是一名85后年轻干部,已在基层扎根13年。

毛垟乡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留下了老人和小孩,是典型的“空心乡”。初到这里时,雷晓华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

“跟大多数偏远乡镇一样,毛垟乡受区位偏远等内外因素制约,一直难以扭转基础薄弱、没有产业、增收困难等现实问题。”雷晓华介绍。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激发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底气。”雷晓华告诉记者,她带着驻村干部逐户走访,村民的话让她眼前一亮:“我们这里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现在还流传着不少感人故事呢。”

雷晓华请来党史专家,挖掘考证当地的红色历史,带领全村干部建设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对当地红色资源整合,毛垟乡推出了一系列红色旅游套餐。

丽水本就是山清水秀之地,满山披绿、小溪潺潺。全新打造后的毛垟乡焕然一新,红色教育基地引来80余万名游客,成为全市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旅游经济收入达1900余万元。

以前的“空心村”真的变样了。年轻人不愿再外出打工,在家经营农家乐、民宿,比打工挣得还多了。“毛垟乡以红色旅游赋能全面小康的做法,被纳入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浙江样本。”雷晓华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梳理生态特色,锚定前景产业

乡村要有长远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支撑发展的特色产业。

“我们梳理了乡域的生态特色、物种资源等优势,找到苔藓这一前景产业,通过全方位发展,‘红色毛垟 苔藓小镇’应运而生。目前,我们已经建成闽浙最大的智能化苔藓育苗基地,建成光湿温智控的苔藓工厂化栽培基地,实现珍贵苔藓品种全天候、反季节、规模化生产。我们的苔藓种植已经由最初的陆地栽培升级到水上栽培、林下种植、边坡种植、苔鱼共生等多种模式。”说到这里,雷晓华的眼神明亮而又坚定。

毛垟乡全面开展苔藓种植,并以“红”带“绿”、以“绿”托“红”,推进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苔藓产业的融合发展,并迅速占领了市场。

“我们除了苔藓种植外,还推出苔藓科普研学、苔藓绿化景观工程建设、苔藓文创产品研发。我们的文创产品已从最初的盆栽、挂画升级到苔藓饰品、苔藓微景观、苔藓茶等产品。未来,还将在食用、药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一提起自己亲手打造的苔藓基地,雷晓华侃侃而谈。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漫步在丽水街头,由苔藓组成的街景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通过网络销售渠道,苔藓不仅摇身一变,成为带着田园风的文创作品走入千家万户,苔藓产业也日益成为毛垟乡的主导产业,见证了当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成效。

“现在的苔藓文创产品、景观绿化工程等,不仅走出乡村、走进长三角,还作为参展作品亮相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雷晓华开心地说。

“红绿”融合,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水市坚定沿着绿色共富方向奋勇前进。通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质量推进美丽丽水建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多年稳居全国全省前列。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生态文明新优势正在不断放大。

对于今后的发展,雷晓华表示,毛垟乡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以党建引领推进高质量“红旅融合”发展,继续锁定高质量发展新标靶,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要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群众增收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培育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特色基地为纽带、红色旅游为驱动的发展新业态。同时,加大产业开发和培育力度,搭建平台,吸引广大青年、乡贤回乡创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增收,争做‘共同富裕’示范乡。”

“我将以参加此次大会作为新起点,带领毛垟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大会精神,按照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围绕全省‘两个先行’的目标,以党建引领‘红旅融合’发展,推动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在产业发展、红色旅游,还有畲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上做文章,争当共同富裕的排头兵。”雷晓华信心满满。

————————————

中国环境报原题为:

雷晓华:“红绿”融合讲好“共富”新故事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