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用法治为行政执法权筑“防火墙” 广东省司法厅高质量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时间:2022-10-21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章宁旦
  记者从广东省司法厅获悉,近年来,广东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认真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责,用法治为行政执法权筑“防火墙”,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高质量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包容审慎柔性执法
  佛山某货物运输企业负责人最近体验了一次“过山车”般的心情:因其企业未做好车辆维护记录,涉嫌违法,面临处罚。正当该负责人忧心会面临什么处罚结果时,佛山市交通运输局三水综合执法支队下达了《不予处罚决定书》,让他如释重负。
  据了解,此前,三水综合执法支队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存在未做好车辆维护记录的问题,按规定应处以行政罚款1000元。但执法人员发现,该企业属于本年度第一次违法,且企业负责人积极主动落实整改,符合“首违不罚”的情形。“执法方式人性化,不仅让我们意识到自身错误,也保护了企业的发展。”该企业负责人说。
  “首违不罚”是指去年7月15日起施行的行政处罚法中提出的“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据悉,新法施行以来,广东各地积极对行政执法方式展开新的探索。
  广东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包容审慎,是全省各地行政执法部门探索创新执法方式的重要指标。比如,去年底东莞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小微执法”工作模式,既改善了市容环境,也融洽了城管与商贩之间的关系。
  东莞“小微执法”,对城管领域违法情节轻微,但影响市容环境与秩序的十大常见违法行为,实施包容免罚、快速查处。该模式将过去难以实施监管的小微违法行为纳入执法,使得“小微”案件大增。但由此带来的局面是,群众对市容环境的投诉少了,商户的守法意识增强了。截至今年6月底,东莞城管查处小微违法行为2683宗,其中现场责令改正、签订承诺书免罚的有1013宗。
  “今年3月,广东出台《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把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推动落实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涉企‘综合查一次’、推进非现场监管等制度,防止运动式、‘一刀切’执法和暴力执法、过激执法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包容审慎的监管执法理念,已深入全省行政执法领域,使得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动态调整执法职权
  “这些厨余垃圾在城市里算‘垃圾’,但在我们农村能变废为宝,变成养殖饲料或沼气。”广东省司法厅立法工作调研组在农村地区调研垃圾分类时,一名基层干部如是说。
  据了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广东省司法厅以省委依法治省办名义督促指导省农业农村厅先行开展“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执法事项”工作,并及时梳理总结提升,为全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广东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农业、生态环保、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五大重点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执法事项。同时,推动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开展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把“九龙治水”变为“握指成拳”。
  过去,“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情况长期困扰基层。为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及基层执法力量分散薄弱等治理难题,近年来广东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目前,全省21个地市、129个县区已依法启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
  “执法职权下放并不是一放了之,各地会根据执法中出现的情况,动态调整执法职权。”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据介绍,2022年8月,经过对首批下放的行政执法职权进行全面评估,在行政执法职权下放乡镇(街道)两年后,江门市决定收回专业性较强且乡镇(街道)难以承接的部分执法事项。同月,揭阳市也作出了相同的决定。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广东坚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为行政权力设置一道道“防火墙”,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文件:率先印发《关于贯彻实施民法典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规范行政许可、处罚、强制、征收、收费、检查、裁决等活动;率先出台《广东省行政检查办法》和《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风险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防止执法扰民、扰企等问题;修订印发《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广东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广东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对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行全面规范。
  打造数字执法平台
  企业非法排污,执法人员不必到场就能发现;药店是否遵守防疫规定,监管部门通过“隔空”监测也能掌握……
  近年来,广东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打造全省统一的标准化数字执法平台,实现执法事项一键尽览、执法人员数字赋能、执法过程线上协同、执法结果全面共享、执法监督阳光透明。截至目前,全省已有约4000家行政执法单位、8.9万名行政执法人员上线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办案,累计办案超29万宗,其中超70%的案件通过“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执法,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镇四级行政执法主体上线应用。
  “平台的启用,解决了我们基层‘一事多做,数据多头填报’的大问题。”中山市石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感慨道。
  在佛山市南海区,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与地方城市大脑实现互联互通。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的背后是一支支各领域的专业执法队伍;城市大脑的智运平台则以无人机“执法天眼”俯瞰,收集、整合违法违规线索,精准派单,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在惠州市大亚湾区,非现场执法云平台让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直呼“执法检查效率大增”,大大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药品科负责人向记者举例:“以药品行业疫情防控为例,以前,每落实一次全覆盖检查,执法人员要挨家挨户上门检查,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耗费在路上。如今有了非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可直接查看药店上传照片,如发现问题,可与企业进行实时视频,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录屏取证,后续亦可以转为行政处罚。”
  记者了解到,2021年,广东率先开发了全省统一的非现场执法系统,并在惠州试点后全面推广应用。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固定违法事实,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的精准度;2022年,广东打造标准化数字执法平台的经验做法,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列为法治政府建设中探索形成的正面典型经验,予以全国通报推广。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