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鸟人”杨旭东:镜头里装满“鸟故事”

时间:2022-10-26    来源:中国环境APP   

河南省鸟类学会发起人之一、多年来以鸟为拍摄对象的生态摄影家杨旭东,镜头里可以说装满了“鸟故事”。

我结识杨旭东,还是多年之前的事情,那时我还在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任职。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河南省鸟类学会的负责人,叫杨旭东,给我打电话的事由是在郑州市一处工地的土堆坡面上,施工方因落实环保要求将防尘网覆盖在了数以百计的崖沙燕巢穴上,这无疑意味着已经开始筑巢育雏的无数只崖沙燕及幼雏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杨旭东当时给我打电话的意图很明确,求助!他希望担负着自然生态保护责任的政府相关部门此时能出手相助,以挽救命悬一线的小生灵。从电话里他的语气中,我能感觉到他急切的心情。

当时在厅里分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我,意识到此事不应袖手旁观。接电话后,我随即打开导航驱车赶往现场。到达目的地后,见现场是一个刚刚平整过的建筑项目工地,工地中央约有一座高度约七八米的土堆,几张巨大的防尘网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在土堆垂直坡面上筑巢的崖沙燕巢穴,数不清无法归巢的燕子在网前焦急地穿梭飞舞,而巢内嗷嗷待哺的幼雏更是绝望地期待着亲鸟的回归,洞内洞外鸟儿发出的声声鸣叫似乎是在向人类求救。

与杨旭东短暂的沟通后,我们在亮明身份后随即与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涉,希望施工单位基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揭掉盖在崖沙燕洞穴部分的防尘网,以保住鸟儿赖以生存的家园。至于落实环保要求防止裸露土坡扬尘的问题,建议施工方采取适当洒水降尘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我还答应出面就揭开部分防尘网的问题与属地环保部门作出说明。经过沟通,施工方采纳了我们的建议,揭开了覆盖在鸟巢上的部分防尘网,由此,成百上千只小精灵躲过了一劫。

看到开网之后崖沙燕在洞穴前自由进出的身影,我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准备离开现场之际,只见杨旭东望着土坡上的鸟巢若有所思,随即又举起相机朝着土堆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好一阵子。没过几日,一组以《网开一面》为题目的照片登上了《中国摄影报》的版面。照片主题鲜明、寓意深刻,以影像的语言揭示回答了人类应当如何处理和调整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之后这组照片还入选了中摄协主办的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据说,《网开一面》是那次影展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生态类作品之一。通过这件事,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杨旭东保护野生动物的那腔炽热情怀和敏锐的新闻敏感性。

13dd86d605430efa0dc637e87aa9b98.jpg

59ba38b8c4579d5f43bdb66c79524aa.jpg

《网开一面》

其实,杨旭东解救崖沙燕的事情绝非一例。这些年来,由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到春季鸟儿的繁育期,郑州及市郊每年都有崖沙燕与人类活动冲突的事情发生。为了救助小鸟,杨旭东每年都会不辞辛劳地到现场了解情况、拍摄图片,然后又奔波于涉事单位、政府部门之间,不厌其烦地说服呼吁各方共同为繁育期的崖沙燕创造一个宁静的家园。在他和相关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些年,崖沙燕均有惊无险地完成了生命的代际繁衍。郑州保护崖沙燕的新闻曾被多家媒体宣传,央视在报道中称此举彰显了郑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2016年初春,杨旭东接到中国观鸟会(又名朱雀会)的通知,通知希望他就当地笼养鸟的状况参与全国性的同步调查。调查的背景是为当时国家林业部门拟出台规范、整治笼养鸟市场文件而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情况。

当时,由于笼养鸟在国内的长期存在,衍生了一个从非法捕猎、运输、收购、贩卖的地下产业链。很多城市都有专门的鸟市,仅郑州当时就有3处鸟类交易市场。在这些市场上,被交易的野生鸟种五花八门,其中不乏诸多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且禁止饲养的鸟种,如画眉、百灵、点颏、绣眼这四大鸣禽。

接到任务后,杨旭东每周末都要前往郑州的鸟市调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调查之初并不顺利,鸟市的鸟贩子都很警觉,对于一个举着相机到处拍摄的陌生人有本能的排斥和防范。期间,一些鸟贩子不仅阻止他拍摄,甚至还予以恐吓。但杨旭东并未因此退缩,依然每周出现在鸟市上,时间一长,鸟市的鸟贩子们见他似乎并无恶意,便不再在意他的拍摄了。

经过一年的调查,杨旭东为中国鸟会提供了大量的现场照片以及鸟市上各种鸟类非法交易的数据。这些来自现场、连同全国其他地方提供的图片和数据,为国家规范整治各地的非法鸟市以及斩断相关黑色的地下产业链起到了关键作用。2018年岁末,国家林草局正式下文,明令禁止交易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鸟类,从而打击了捕猎贩卖野生鸟类的非法行为,有效地规范了各地的鸟类市场。目前,郑州的花鸟市场上已见不到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鸟种。通过这件事,我看到了纪实影像在推动现实问题解决、传播正能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74461e0fd17d759b211edc6f5db3df7.jpg

《鸟儿的空间》

此后,杨旭东把鸟市调查拍摄到的图片筛选编成了一组题为《鸟儿的空间》的新闻纪实作品,作品以黑白图片的方式呈现,更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影像中所表现的被关在笼中的各种鸟儿,渴望挣脱牢笼、飞翔蓝天的眼神,令人过目不忘。作品主题鲜明地反对人类为满足自身娱乐需求而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而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并摒弃一些与当下生态文明理念格格不入的传统娱乐休闲方式。这组作品之后成功入选大理、平遥两大国际摄影节及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展,获得了业内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生态摄影师,杨旭东的作品不仅向人们呈现了野生鸟类自然的美,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拍摄鸟儿本身同时,还更加关注鸟儿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所造成的影响。而且他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不仅局限于国内,还把镜头延伸到了这个星球上的其它角落。这些年来,他始终以行走的状态追寻、探究着鸟儿的故事,其拍摄的足迹遍及世界七大洲。2015年,杨旭东辗转20多天,其中历经18天的海上颠簸,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南极大陆。7天的拍摄,杨旭东的相机里记录了近千幅南极的主要鸟种企鹅及极地风光,其中绝大多数作品都反映了南极当下因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盖变薄、消失对企鹅及其它极地动物生存带来的影响。在这些海量的作品里,他最满意的是一幅名为《主人》的照片。照片呈现的是一大硕块的浮冰上,有一只幼小的企鹅,浮冰前方有一艘正在行驶的科考船,而后方是正在逐渐逼近的游轮,面对前后这两大钢铁怪兽,小企鹅神色紧张、慌不择路。正在游轮上的杨旭东,赶紧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这幅作品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人类的活动已经影响了本该属于动物的宁静家园。杨旭东告诉我,这幅照片之所以起名《主人》,是想说明,生活在南极的上亿只企鹅才是那里真正的“原住民”,是我们人类的造访,才打扰了主人宁静的生活。作为杨旭东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照片入选了中原百幅优秀摄影作品进京展。

02344a72313219c829d8c42a48b44bd.jpg

《主人》

此外,杨旭东还向我展示了他在南乔治亚岛的格雷特维根记录到的一组令人震撼的照片。那里有一座废弃的捕鲸站,就在这座捕鲸站,曾有18万头鲸鱼及无数的海豹被屠杀。现场还有一艘遗弃的捕鲸船,船上锈迹斑斑的捕鲸炮依然矗立在船头,目睹这些曾经被人类用来血腥杀戮动物的站房、船炮以及那一刻在杂乱的机器设备周边悠然栖息的大量海豹和无数海鸟。杨旭东说,看到过去用于杀戮的场景与曾经被杀戮的生灵存在于同一时空内,由此所产生的视觉冲击让他感到了人类的一种罪恶感。

f39205bbb5807504e67168e4372a5f5.jpg

废弃捕鲸站画

今年国庆期间,主题为《鸟·人》的杨旭东生态摄影个人展亮相郑州,展出的百余幅作品以宽阔的生态视野,炽热的人文情怀,鲜明的自然主题,生动的影像语言完美诠释了作者独特的摄影风格。我有幸前往参观欣赏了定格在影展图片上各种鸟儿的千姿百态,也在现场聆听拍摄者讲述了蕴含在作品之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鸟故事。

904f75ee7c9a5b40c0fd694b57d5783.jpg

杨旭东生态摄影个人展现场

作品在展现自然界各种鸟儿形态和灵动之美的同时,更多的是向人们传递了珍爱保护野生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现场的一位资深艺评人评论道:杨旭东的鸟类摄影作品,完全超越了简单记录和唯美糖水的初级阶段,已经具有了用影像提出问题、解析问题,并引发人们思索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次意义,这或许才是生态摄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著名摄影评论家鲍昆曾经说过:“当摄影离开了对现实的思考,那就没有了力量。”我以为,杨旭东的鸟类生态摄影作品,不仅有故事,而且还有一种崇高的美学力量。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