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生物多样性保护:6700万年前珍稀植物扎根南京

时间:2022-11-02    来源:中新网   

深秋时节,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风景区内,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里,10530种植物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其中有华东地区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等1500种“贵客”,包括植物界“活化石”银缕梅,是6700万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珍稀植物,难得一见。

银缕梅是一种落叶小乔木,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树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极度濒危物种,同时也是中国首批认定的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们就开始银缕梅的相关保护工作。从银缕梅的发现、命名、引种保育、开展系统研究,到原生境回归和保护性开发利用,使得这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姚东瑞说。

江苏宜兴是银缕梅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中心和发现地。银缕梅的发现与命名可谓是一波三折,1935年9月,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学家沈隽在宜兴采集到一份植物标本,因历史原因,这份标本未来得及鉴定,尘封了近20年。

1954年,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学家单人骅重新整理此份标本并开展相关研究。1987年,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邓懋彬带着昔日恩师单人骅的嘱咐,循着沈隽留下的标本采集记录,重新回到宜兴西南的山地寻找,终于在宜兴善卷洞的石灰岩山地找到了7株“只结果不开花的”的植株,这正是他一直寻找的珍贵标本中记载的植物。

直到1991年3月,苦守5年的邓懋彬终于见到了银缕梅的花朵,这些小花都没有花瓣,经过充分研究之后,1992年,邓懋彬等人发表了《银缕梅属——中国金缕梅科一新属》,以一个新属的形式,将它命名为银缕梅,此时距离银缕梅第一份标本的采集已经过去了近60年。

为了保护性开发利用好这一珍稀濒危树种,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与宜兴市神池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银缕梅新品种选育、繁殖和栽培技术研发基地。如今,基地繁育出不同规格的种苗50余万株,并在江苏省内外广泛开展适应性栽培实验,同时在宜兴开展回归引种工作,扩大银缕梅野生种群数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对银缕梅这样的珍稀植物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加强科普教育和宣传,更好地保护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

近年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持续开展科普展览、科普宣传和自然体验等活动,引导更多公众了解银缕梅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价值,并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采取回归引种等方式扩大野生种群,扩大银缕梅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展银缕梅新品种培育研究,同时构建标准化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开展银缕梅化学成分、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挖掘提升其综合价值。”姚东瑞说。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72807608 | 手机:18611130818 | 监督电话:010-57128662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