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IPE发布2022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呼吁多方合力加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时间:2022-11-06    来源:中国环境AP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对照巴黎协定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远未实现迅速下降。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和去全球化思潮扩大的形势,如何在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前提下,落实环境和气候承诺,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

社会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在11月3日举行的2022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上,呼吁多方合力构建全球企业责任机制,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披露平台和绿色供应链投融资机制,助力企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供应链管理可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2022年是充满着多重危机的一年。全球疫情、俄乌战争、中美关系变化全球经济衰退、持续恶化的自然灾害……在应对各种危机的过程中,气候变化被置于次要地位。

为此,《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呼吁,全球应该立即采取气候行动,而且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迅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具有雄心,才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去碳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为加快碳排放进程,我们要让所有的参与者行动者加入进来,并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相互激励,从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实现‘双碳’目标。” 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纪韶融说。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企业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可以在去碳化倡议和行动中发挥积极和关键作用。

“企业不但可以给自己减排,还可以引导上游减少排放,引导下游或者终端用户改变消费习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副首席代表房伟权先生呼吁道,“我们需要每一个企业不管企业是处于供应链的哪一端,必须跟自己的上游、下游共同去合作,去创新,来减少整个产业的排放量。”

在《巴黎协定》和《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等多边合作框架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公开作出气候和环境承诺,总资产超过130万亿美元的近500家金融机构承诺致力于资助气候行动。

一批中外企业积极参与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牵头创建的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已有296家国内较大规模企业开始打造绿色供应链,探索绿色供应链管理和技术创新。

过去十年,IPE在利用公开数据所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利用收录的200多万条环境监管数据,通过披露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上线全球企业责任地图,显示一批中外品牌和供应商积极落实减污降碳主体责任,推进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球气候行动。

IPE蔚蓝生态链

作为排放主体的企业必须担负起节能减排的责任

论坛上,IPE发布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结果,并正式上线全球企业责任地图,显示在面临多重全球挑战的复杂形势下,一批中外品牌和供应商积极落实减污降碳主体责任,推进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球气候行动。

本期CATI和CITI评价覆盖20个行业的650家中外企业,其中苹果、戴尔和Inditex分列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前三名;Levi’s 、Inditex和阿迪达斯在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中表现突出,苹果和戴尔保持卓异品牌称号。在大中华区企业中,富士康、鹏鼎控股、立讯精密、华为、联想、李宁等处于领跑位置;朗诗等36家房地产建筑业企业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大幅提升绿色采购的规模与影响力。

CITI和CATI指数评价报告显示,一百余家参评企业利用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创新解决方案,提高供应链环境和碳管理效率;思科、New Balance和C&A等66家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供应商披露排放和资源消耗数据,其中2021年度的碳排放达6252.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微软、宝洁和联合利华等消费品牌开始尝试引导消费者关注从产品设计到末端废弃处理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

这是IPE连续第九年开展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连续第二年开展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评价结果显示,74.2%的参评企业已经公开承诺开展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和气候治理,较上年度提升45%。62%的参评企业(例如太吉、维他奶、朗诗)已核算并披露其范围1&2的碳排放数据,较上年度提升18个百分点;最近一年范围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总计约4.9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

此次评价发现,大量参评企业尚未将环境和碳管理延伸至上游供应链,尚未推动供应商自主设定减排目标,尚未通过可信的监测、报告和核查踪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进展。

零碳之路可以说是道阻且长。“在中国确定‘双碳’的工作要分期稳妥的推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先立后破。”IPE主任马军认为,有必要构建一个全球企业责任机制。

为推动企业承担减污降碳主体责任、遏制“环境漂绿”和“气候漂绿”,助力构建全球企业责任体系,IPE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发布“全球企业责任地图”,首批纳入1000家中外知名品牌、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全球企业责任地图不仅呈现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公开做出的承诺,更关注和收集企业在目标完成进度,温室气体排放披露,以及落实在华供应链减排方面的具体行动。

“展望2030年,企业界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并认识到所承载的期望将越来越大。作为排放主体的企业,必须担负起节能减排的责任,助力全球尽可能接近《巴黎协定》设定的温控目标,并提供清洁空气、绿色就业和普惠能源等社会和环境效益。 ”马军说。

原题为:IPE 发布2022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呼吁多方合力加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