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在密云放归自然

时间:2022-11-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11月9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密云区成功放归一只经过救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正值候鸟迁徙季节,市、区园林绿化部门将加强对湿地、水库、河流、公园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确保候鸟安全过境。

据悉,这只大鸨是10月26日密云区巨各庄村村民发现上报,密云区园林绿化局第一时间与救助人联系,并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救助。密云区野生动物救护站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应急处理,并转由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进一步救助。经中心兽医检查,这只大鸨双翅皮下有大面积淤血,双下肢无力,很难站起,还伴有腹泻。

大鸨生性机警,应激反应较大,给救护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经过中心工作人员的药物治疗和营养补充,大鸨身体状况逐步好转,经检查达到各项条件后,决定在救护地进行放归,让它重返自然。

大鸨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稀少,是我国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的,喜欢在大面积的农田里觅食,以植物以及昆虫为食物。大鸨每年冬季11月左右都会来到北京越冬,在密云区的小漕村、延庆区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通州区水南村均有观测到,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最多一次监测到7只,而次年3月左右它们将向北迁回繁殖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在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中,选择“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的植物品种,构建大尺度森林湿地板块,营造生态保育小区,科学设置本杰士堆、人工鸟巢等生物多样性设施,让野生动物有了更广阔的栖息空间。同时,全市还开展了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特别是《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从栖息地保护的角度,为野生动物“吃、住、行”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野据统计,目前全市野生动物种类已达596种,其中鸟类就有503种,为首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下坚实生态基础。

市园林绿化局提醒广大市民,请大家关爱野生动物,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鸟类,遇乱捕、滥猎行为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检举,如遇受伤野生动物,可联系各区园林绿化部门或拨打野生动物救护电话89496118,由专业人员处置。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