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首页 要闻 理论 法治 党建 视频 直播 图片 访谈 案例库 智库团 法律法规 政策解读 生态建设 环保公益 精彩时评 环保人物 品牌推荐 无废城市 地方环保 循环经济园 协查通报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本报评论!石化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

时间:2022-11-16    来源:中国环境报   

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石化企业也属于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减污降碳压力巨大。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我国石化行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炼油产能严重过剩,部分企业油品以次充好。截至2021年,我国炼油能力为9.1亿吨/年,炼油装置产能利用率只有71%左右,远低于全球90%的平均水平。在炼油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不合格的油品输入市场、以次充好。

二是实现“双碳”目标压力巨大。去产能、调结构是石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但部分地区存在石化企业落后产能淘汰不到位、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不力的问题。

三是企业环保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企业甚至顶风作案。石化行业污染防治涉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多个方面,污染因子种类多、浓度高,治理难度大,环境风险高。有的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不够、管理不严,甚至违法排污。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三方面着手,实现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各地应当引导企业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在产品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增强高端聚合物、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石化行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

二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石化企业应当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坚决淘汰高耗低效的产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力绿色化,加快从灰氢到绿氢的转变。加大石化行业二氧化碳再利用等低碳技术的研究力度,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提高污染治理水平。通过完善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石化园区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引导石化园区与冶金、建材、纺织、电子等行业协同布局,实现引导园区内企业循环生产、产业耦合发展,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石化企业应当从严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做到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责任编辑:姜道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友情链接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 人民搜索 | 盘古搜索

京ICP证备09067876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6021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京)字第20475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211191

版权所有:中国法制环保网 | 电子邮件: zgfzhb2020@163.com | 热线电话:010-53682853 | 手机:183 1032 3459(王老师) | 监督电话:010-53682853 | 法律顾问:振豫律师事务所

中国法制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