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工程,有序推进!吉林省 “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速

时间:2023-02-18    来源:中国环境APP   

“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建立部门会商、技术帮扶、定期调度、考核评价等4个机制,以及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保障、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技术标准、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市场等3个体系,确保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顺利推进。”

在2月10日举办的吉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关于顺利实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举措提问时,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督察专员李伟华指出,吉林省出台多项举措,用扎实工作抛出“无废城市”建设“加速度”。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按照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吉林省在先期开展建设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由省生态环境厅会同20个中省直部门(单位),编制了《吉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目前,《方案》已正式印发实施。除长春市、吉林市确认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范围外,吉林省将有序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据介绍,吉林省“无废城市”建设主要涵盖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城市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农村固体废物、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7个方面内容,为此吉林省将对应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提质增效工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医疗废物处置平战结合工程、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农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工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等7项工程。全方位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针对具体工作,吉林省设置了相应的量化指标,力求“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在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上,到2025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上,到2023年底,生活垃圾日清运超过300吨的地区,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68%以上。有序开展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地级城市基本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处理需求。稳步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在农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上,到2025年,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全面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力争到2025年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7%以上,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

下一步,吉林省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落实好《方案》,不断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吉林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姜道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法制环保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本网站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