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6 来源:中国环境APP
随着秋风吹拂,紫金山漫山遍野的林木仿佛遵从着一道神秘的口令,渐渐褪去浑然一体的苍翠,显露出各自不同的色彩。梧桐树阔大的叶子,由青绿转为橙黄,陵园大道和美龄宫的轮廓渐渐从一片葱绿中凸显出来。
进入初冬,霜重色愈浓,季节为梧桐树叶再次加重油彩。紫金山南麓,由陵园大道和美龄宫组成的金色项链益发美艳,常常成为南京人与游客手机的霸屏主角。这几天我乘地铁出行,不时遇到乘客捧着手机,一边欣赏紫金山项链的美图或视频,一边啧啧赞叹:好一条硕大的项链!好一枚瑰丽的蓝宝石!好一座精美的美龄宫!
近日,我的老战友、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范钦尧先生发在朋友圈中的一组美龄宫航拍照,又一次赢得网友的围观,也促成了我再访美龄宫。
高空俯瞰美龄宫。范钦尧摄
在我有限的见识里,人与大自然共同创作的这枚项链,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项链了。如此硕大华美的项链,只有南京这座博爱之都才会拥有,只有苍莽逶迤的钟山巨龙才能配得上。
1929年,宋美龄与蒋介石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途经小红山一带时,见环境清幽,地势甚佳,便提议在这里建造别墅,供谒陵休息之用。夫妻二人心有灵犀,蒋介石也同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孙中山安葬妥当的次年秋,蒋介石便向陵园管理委员会提出此议。1931年春,赵志游开始设计主席官邸。是年冬,建设工程全面铺开。
建成后的这座别墅处处体现出“女主人为尊”的特色,故被人们喻为凤宫。所有环绕琉璃瓦屋顶的一千多个勾头滴水上,都雕有一只展翅的凤凰。屋檐下的柱头上,是一排鲜艳夺目的凤翎图案。在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的起居室所在的第二层,穿过大厅,直达的凸字形平台,便是观凤台。观凤台每一根汉白玉栏杆,都雕刻着形态生动的凤凰。不仅如此,观凤台周围的汉白玉栏杆为34根,环绕别墅的灯柱也是34根。这个数字正暗合宋美龄的芳龄。1897年3月5日,宋美龄在上海出生。1931年动工建造别墅时,宋美龄的芳龄正是34岁。
当年为孙中山从北京归葬南京,举行奉安大典而修筑的陵园大道,走向恰如紫金山胸前的项链,而美龄宫恰如项链挂坠上那颗玫丽的蓝宝石。大道两旁和美龄宫周边栽植的法桐,赋予这枚项链以鲜活的生命,使之随着季节的变化变换着不同的色彩。近一个世纪过去,当年幼小的梧桐已成为参天大树,与周边其他杂树形成鲜明的对比。
几十年来,这枚神秘的项链一直掩藏在紫金山茂密的森林中,直到航拍的时代的到来,摄影师的眼睛随着无人机从地面移到天空,人们得以以鸟的视角背负青天俯瞰大地的美丽。因而,由陵园大道和美龄宫所构成的紫金山项链,一到秋天总是年复一年地惊艳着网络。
蜿蜒得恰到好处的道路,南京地区单体规模最大最精美的“远东第一别墅 ”。这一切究竟是无心之举的巧合,还是当初建设时的刻意而为?曾有许多文史爱好者考证过,但总也没有答案。但不管如何,道路旁的每一棵挺拔的梧桐就站立在那里,整座别墅的一砖一石就摆在那里。
别墅由宋美龄提议修建,别墅布设体现女主人为尊,别墅的细节体现宋美龄个人元素,陵园大道与别墅周边的梧桐树又构成硕大的项链。由此,我想:陵园大道既是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遗存,连同眼前的这幢别墅,也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礼物。蒋宋夫妇在全国多地住过很多别墅,独独坐落在南京紫金山麓、中山陵旁的这座别墅是他们的最爱。民间把这座别墅称之为“美龄宫”,确实当之无愧。
有民国建筑研究专家认为,美龄宫蕴含着蒋介石对宋美龄的一番深情。我深以为然。作为这枚项链的核心——美龄宫,定然承载着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情爱,由此也使这枚举世无双的项链散发着迷人的浪漫气质。
当年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誉美龄宫为“远东第一别墅”。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先生曾称赞宋美龄为“乱世美人”。我想,承载这位美人传奇的美龄宫,又何尝不是一位历经乱世沧桑的美人呢!
美龄宫,好一幅人与树木合作绘就的美丽画卷,时时展示着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如果没有法桐的衬托,美龄宫的样子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说,紫金山是一处极好的阴宅。确实,孙权墓、明孝陵、中山陵、廖仲恺何香凝墓、谭延闿墓、邓演达墓、范鸿仙墓,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航空烈士公墓,还有那已被拆毁的戴笠墓等等,都集中在那里。星罗棋布的陵墓,使紫金山充满着阴寒与森严。幸好这枚硕大的项链,使钟山风景区有了一抹浪漫和温暖。
(作者系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